江西 全面小康再发力(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本报记者 吴齐强 孙 超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明确要求。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江西怎么干?
聚焦269个深度贫困村、16.79万深度贫困人口,江西省委、省政府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全省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百日行动”,提出的50项可操作的任务清单,目标直指“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全面达标提升”。
“新房子就是我家的新希望”
——确保搬迁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6.89万,这是2016年以来江西已完成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百日行动”再次明确:进城入园贫困户每户至少要有一人就业,确保搬迁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余干县上兴村56岁的占金仂丈夫早逝,留下3个孩子、两位老人,还有两间破败的土砖房。“有几年,都快觉得活不下去了。”谈起往事,占金仂泪流不止。
36岁的龙南县人杨运清在丈夫去世后,和两个读初中的女儿挤在一间小出租房里。房里没有下水道,洗菜洗衣服时,积水常漫过脚面。
一个在赣北湖区,一个在赣南山区,“百日行动”的迅速推进,让两个苦难家庭迎来了幸福的敲门声。
在余干县工业园区的“梦想家园”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点,占金仂没花一分钱,分到了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在外打工的儿子还和园区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龙南县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杨运清花了1万元,在为贫困户建设的“新圳花苑”里,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自己刚换了份离新家更近、工资也更高的工作。
江西全省“进城入园”安置点都紧邻当地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户的就业愿望精准对接,让贫困户可以就近就业。
在村镇集中安置的也有了保障。于都县罗坳镇大桥移民新村贫困户陈佛生这两年“在房顶上赚钱”,通过屋顶光伏发电赚了1万多元。如今儿子在镇上的企业打工,儿媳妇最近又怀上了二孩,村里三层楼高的幼儿园已刷上粉色外墙,2018年就要开园。“原先在山上住,儿媳妇都讨不到。新房子就是我家的新希望。”陈佛生说。
“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
——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扶贫产业
3000个扶贫车间,5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江西受益于就业扶贫的人数不断增长。
已经就业的贫困群众能不能巩固?不具备车间就业条件的务农家庭能赚到钱吗?“百日行动”要求:产业全覆盖,以县为单位,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旅游扶贫规划;以贫困村为单位,确定主导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扶贫产业。
“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每一茬都能换钱。”全南县贫困户黄宏旺的几畦菜地,前不久已经收益5400多元。用他的话说,自己是“重新学了种菜”。镇里新建800亩蔬菜联产联销基地,他们村主打韭菜种植。
占地3000亩的全南江禾田园综合体里,智能温控大棚、高标准连体大棚,农业观光旅游一应俱全。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带动全县2000多户贫困户获得租金、分红和务工收益。
重新学会干农活的,还有于都县的油茶种植户们。59岁的于都人何英林在绿中源万亩油茶基地务工,每天能挣70元工资,还学到了新品种油茶的种植养护方法。2016年至今,于都新造油茶林2.6万亩,基地统建,利益共享,惠及200多户贫困户。
产业扶贫让农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电商扶贫又开掘新的就业领域。在赣南脐橙重要销售基地安远县,孔田镇上魏村贫困户钟春梅在拿到电商培训证后,拉上25户贫困户一起组建电商扶贫合作社,月收入最高时破万元。目前,全省共有2000多个电商扶贫站点,让更多贫困户跳出农田,进入流通和服务领域。
“村子离全面小康更近了”
——补齐村容、道路、屋舍等短板
2900个,这是江西“十三五”期间贫困村的数量,其中600个2016年整村退出,2017年预计有1000个左右退出。
村容、道路、屋舍、产业……只有每个方面都提升了,村庄才是真小康。
贫困村的各项短板怎么补?“百日行动”同样确立标杆:确保到2017年底,58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特困片区县和贫困县25户以上自然村通外界道路全部硬化。2017年计划退出贫困县、其他县拟退出贫困村危房改造年底前全部完成。
安远县投入近4亿元,推进60个贫困村建设,打造400多个新农村建设点。下庄村59户改水改厕,35户立面改造,贫困农户住上了安全房,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也修了起来,还建设了蔬菜基地和采摘基地。“以前这里是荒滩,有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都不认得路了!”村支书唐恒铭指着整修一新的村庄感叹道。
大余县黄龙镇大龙山村,村民罗良洪房前是当地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的“四季花海”,屋后凉亭茶座一应俱全。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是一栋破旧的土坯房。“整修需要6万多元,政府补了我6万,等于自己没出钱,现在又办起了农家乐旅游。”2017年国庆长假,300多人在他家用餐,两间客房天天客满。
同处大余县的周屋村,乡村整治带来软环境的大提升。暖洋洋的冬日里,老人们打着门球;老祠堂院子里,农民剧团正在排演。村头垃圾积分兑换处,厚厚的兑换记录,记载着村民生活习惯的变迁。“等正在建的一座房子完工,全村就再也没有土坯房了,村子离全面小康更近了。”村支部书记周机生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