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社区绝大部分居民来自农转非,此外还有不少来当地建房子的打工者。
10点5分,工作人员发下纸笔,让在场农转非居民写“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梦想”、以及“自己最喜欢的人和事情”。
2分钟过后,没有人动。“啥子是梦想?”“写啥子哦?”有的人还在工作人员劝说时,直接说“我不行。”再过了3分钟,也只有4、5个人埋头开始写。
面对此景,李涛笑着说,“大家不用紧张,就说自己最想干的事情就行。写不来字的,说也行,画画表示也行。”
“我想顿顿吃肉,是不是梦想?”有人小声问。“当然,这是梦想,谁离了吃饭都不行。”李涛回答。
这下子,课堂炸了锅。“我想带娃儿吃一趟麦当劳。”“我想买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我想找更多的钱”……有一位农民工还画了一个门,说自己过去没有钱读书,现在就想让孩子走进大学校门。
“看大家都是有梦想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没人愿意说出来,即使是对身边的人。”李涛鼓励大家要把自己想要的、想说的,都尽情说出来。“明确了自己的追求,干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
在李涛看来,农转非等新市民和城市老居民共处,主要体现在观念上的冲突。农转非居民重“礼”,城市居民重“理”,有时大家彼此看不顺眼,导致有些小矛盾越积越深。
“解决之道在于加强沟通,让农转非居民和城市居民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他说。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