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要闻 > 热点 >

克罗地亚 校园腐败污染“精神家园”

2014-11-21 08:02 来源:人民日报
克罗地亚 校园腐败污染“精神家园”(深度观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交通系教授达米尔·博日切维奇拿起听筒。打电话的人声称自己是萨格勒布市的一名警察,想请教授帮忙把朋友的儿子从该校法学系转到交通系。博日切维奇答应帮忙,但需要面谈具体条件。
 
  双方次日会面后,教授首先向对方解释了转系的大致流程,然后称“疏通这些环节”需要500欧元(1欧元约合8.5元人民币)。当时正值克罗地亚足球队和英格兰足球队即将举行比赛之际,教授还向对方索要了4张比赛门票。
 
  上述“交易”的全部过程被警方预先布置的监控设备摄录下来。克罗地亚新闻门户网站“前进网”报道称,该事件发生在2008年9月,时任克罗地亚检察总长的姆拉登·巴金科对媒体表示,在这次突袭检查中,共有100多人被带走调查,其中包括教授、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
 
  后经审查发现,萨格勒布大学存在一个盘根错节的腐败网络。教授和行政人员作为索贿受贿主体,一般不和作为行贿主体的学生或学生家长直接接触,通常是通过毕业的学生作为“中间人”完成交易,腐败行为主要有三类,出售招生指标、出售试题和出售分数。
 
  时任克罗地亚警察总长的马里扬·本科对媒体表示,萨格勒布大学就像一个黑市,只要花钱,不仅可以使不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获得录取通知书,而且可以通过修改成绩、伪造试卷等途径让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顺利毕业。交易价格由“中间人”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比如期末考试试卷卖100欧元,毕业考试试卷卖300欧元,考试挂科的学生花2000欧元就可获得毕业证书,没有资格入学的学生掏9000欧元就能进入大学。
 
  经过一年多的审判,21名教授分别被判处半年至两年监禁,退回受贿金额,获释后5年内不准在大学任教。当地媒体评论称,经过几次声势浩大的严打,克罗地亚大学校园的腐败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但远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今年3月底,克罗地亚又爆出博士论文抄袭丑闻。该国最大在野党民主共同体秘书长米利冉·博尔克奇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认定为剽窃,萨格勒布警察学院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
 
  “前进网”分析认为,惩戒不严是克罗地亚大学校园腐败猖獗的主要原因。克罗地亚过去的法律对校园腐败的认定比较模糊,对校园腐败案的量刑也比较宽松。最近几年克罗地亚的大学校园之所以“干净”了许多,主要是因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院丹尼·彼得斯教授对本报记者说,大学校园本应是一个纯洁的象牙塔,是传播科学知识和培养健全人格的神圣殿堂,但校园腐败像污泥浊水一般污染了这个“精神家园”。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腐败,校园腐败的影响更为恶劣,因为它吞噬掉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校园腐败直接毒化莘莘学子的价值观,让拼搏创新、诚实进取让位于弄虚作假、偷奸取巧。如果不从根本上铲除校园腐败这种有组织犯罪,一个国家就没有活力,甚至没有明天。
 
  (本报布鲁塞尔11月2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1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