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 法律漏洞助长腐败之风(深度观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当地时间10月20日一早,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市长米兰·班迪奇被送回该市反腐败调查局。前一天,他因涉嫌腐败和滥用职权被逮捕。当晚,警察押着他在其家中搜查了7个多小时。有媒体分析指出,这名高官落马再次说明,加入欧盟未能改变克罗地亚的腐败风气,只有健全法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据悉,班迪奇主要涉嫌利用职权,将萨格勒布市垃圾处理项目交由萨格勒布市政公司办理,该项目经费约为100万欧元。当地警方指控称,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例,涉案人员的非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影响极其恶劣。被捕嫌犯目前正在接受反腐败调查局调查,之后将被移交法院处理。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二十八个成员国。从2003年提出入盟申请到圆“欧洲梦”,克罗地亚在漫漫入盟路上,“欧洲梦”几度搁浅,主要原因就是反腐力度不达标。为了满足欧盟设定的清廉要求,克罗地亚政府在过去4年大力反腐,先后将一名前总理和一名前国防部长送入监狱。其中,对前总理伊沃·萨纳德的穷追猛打,最能彰显克罗地亚政府的反腐力度和决心。
2012年11月20日,59岁的萨纳德被判入狱10年,并被要求在15天内退还360万库纳(约合61万美元)非法收入。法庭认定,萨纳德在1995年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与奥地利一家银行就一笔国家贷款接触,收受了360万库纳“好处费”。另一项被法院认定成立的罪名是,在2008年任总理时,萨纳德收受了匈牙利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公司提供的1000万欧元,以确保在之后的能源企业私有化进程中,该公司能够控制克罗地亚石油工业公司。检察官将这一行为称为“出卖国家利益”。
今年3月11日,根据新的调查和指控,萨格勒布地方法院以非法侵吞国有资产罪,又判处尚在狱中服刑的萨纳德9年徒刑。法院判决书称,萨纳德在担任当时执政的民主共同体主席和政府总理期间,利用职权通过一家私人公司,从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窃取了7000万库纳(约合1270万美元),其中部分用作政党资金,部分进入其个人腰包。法院同时判决萨纳德退回侵吞的280万美元,民主共同体退回500万美元。
《欧洲之声报》评论称,很多人曾经天真地以为,加入欧盟之后克罗地亚的腐败之风会得到根本性扭转,但现在通过班迪奇等多名官员因贪腐被捕可以看出,克罗地亚的腐败风气还是相当严重。尽管过去几年当地政府在反腐上下了很大力气,也看到不少成效,但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建立和完善法制,通过法律的威力构建一种预防贪腐的新社会风气。
《欧洲观察家》网站载文称,欧盟去年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克罗地亚90%的受访者认为本国腐败严重,腐败横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法制松弛、权大于法。欧盟《新欧洲》报总编辑康斯坦丁·陶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权大于法”是公权力的痼疾之一,要想铲除这一痼疾,首先必须把人治社会改变为法治社会,把权力放进法制的笼子里,通过法制为权力设定边界。
克罗地亚奥西耶克大学法学院伊格尔·武莱季奇教授撰文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卫国战争给克罗地亚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损失,还有更重要的精神损失,国民的宽容与容忍以及社会向心力的明显减弱,直接导致公众对腐败问题漠不关心,这成为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此外,国民对司法机关存在普遍的不信任而不愿举报腐败,也是导致腐败难以有效治理的原因。只有全方位地打击腐败,才能转变公众对待腐败治理的消极态度,也才能构建清廉社会,实现对腐败的有效治理。
(本报布鲁塞尔10月2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30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