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要闻 > 热点 >

过节送礼风如何“刮倒”一个县80多名干部

2014-09-05 07:36 来源:人民日报
    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等系列腐败案追踪
 
  从县级领导到科级干部,每逢年节“成群结队”给县委书记送礼;县委书记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双方均称对当地的“风气”感到“无奈”——近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已争议两年之久的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对毋保良非法收受他人1900万余元财物,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
 
  毋保良案涉及送礼人员多达近300名,公职人员占一半以上。其中一些干部在年节时送给毋保良“金额不大”的财物,法院认定为“非法礼金”,但不以犯罪论处,此类款项不计入行贿数额。萧县被免职的80多名干部,尤以此类居多。
 
  萧县多名“送礼干部”说,一方面为了和毋保良“套近乎、搞好关系、工作中得到关照”;另一方面则是“随大流”,不少人是“代表单位送礼”,费用由单位报销。
 
  毋保良收礼还有一大特点,即“边收边交”。从2006年到2012年,他先后将收受的1790万元交存到县招商局和县委办,用于公务开支。办案中,这部分款项“算不算受贿”成为争议焦点。
 
  法院认为,毋保良历年“收”和“交”的时间、金额均对不上,也未及时交到纪检部门、廉政账户,而是交到便于控制的下级部门,且知情者极少。他将部分收受财物用于办公,属于犯罪既遂后对赃款的一种处理方式,不影响定性,只作为量刑时酌情考虑的因素。
 
  既然上交,为何不交到纪检部门?毋保良亲属称,“他担心如果公开交到纪委,打破了‘潜规则’,暗中会被孤立,影响工作和个人发展。”
 
  采访中,多名干部、群众介绍,“送礼风”不仅“刮倒”了一批干部,还“刮乱”了很多东西,如干部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等。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认为,所谓“腐败风气”都是人为产生的,“身不由己”是腐败干部脱责的借口。“干部向领导送礼,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投资,一定是有所求;领导收礼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贪欲。所以对腐败必须‘零容忍’。”
 
  (据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刘美子报道)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