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远 王文娟 张西美朵
自建官方网站,虚构校名校址,自造百科词条,虚假大学花招多
近日,民间教育网站“上大学网”公布了“2014年中国虚假大学预警名单”,全国60所“大学”榜上有名。这些虚假大学自建官方网站,虚构校名校址,自造百科词条,欺骗性极强。榜单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其实,这已经是该网站继去年来,第三次发布虚假大学榜,虚假大学屡禁不绝的乱象着实让人忧虑。
在涉及全国的60所虚假大学中,上海地区有6所学校。根据虚假大学公布的校址,记者辗转上海浦东、闸北、嘉定、徐汇、青浦等五区“按图索骥”,发现6所学校无一处真实存在,不少校址甚至连路面门牌都不存在。
如“上海同济医科大学”,网站公布地址是宝山区安泽路99号,但宝山区并无安泽路,只有闸北区有安泽路。记者来到闸北区安泽路发现,并无“99号”这个门牌号。在“上海工商学院”所在地址的确有所学校,但校名为“上海新侨学院”。该校的强老师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上海工商学院,2011年和上海新侨学院合并,更名为上海新侨学院,上海工商学院早被注销。”记者在上海市教委官网上确认了这个注销信息,相关通知时间为2011年11月18日。
教育部门无管辖义务,公安部门无报案难受理,虚假大学鲜被惩治
虚假大学让被假冒的校方也很头疼。强老师表示,“的确发现有虚假网站假冒我校,但我们也很无奈,又能怎么办?”
记者随即来到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虚假大学在教育部门无任何备案,教委对此没有管辖的义务。由于上海地区考生实行“先填志愿再考试”,应届考生在考试前就已在校方指导下完成志愿填报,所有供报院校均有唯一的机构代码,所以,“上海考生在理论上不会被所谓的虚假大学蒙骗”。
上海考生也许鲜有受骗,但被骗的往往是外地“不明真相”的学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虚假大学在“招生”时的表态十分大胆,如有的“招生办”在进行网上招生时,竟不避讳甚至默认“买卖文凭”的说法。
对此,上海市公安局表示,买文凭的报考者主观意愿就有问题,因为自知是“买文凭”,所以真上当受骗后,一般不会报警。这导致虚假大学的违法行为隐蔽,取证很难。由于警方通常在接报后才会受理,目前对虚假大学采用的手段,也只能以预防为主。
有业内人士指出,虚假大学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报考者,大多都是一锤子买卖。当前各地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审批、监管、招生、办学和颁证的规范情况,的确良莠不齐;而虚假大学缺乏有关部门的严打与防范,也是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
认清造假特征,核对官方名单,谨防再度受骗
如何鉴别虚假学校、防止报考学生再度受骗?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虚假学校往往有几大特征:第一,校名偏好以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打头,校名上出现专业,则分布在财经、医科、外语、城市建设、工商、科技等热门专业。有些学校与一些正规学校只有一两字之差,具有混淆性。第二,虚假学校的所谓官方网站内容粗制滥造、拼凑严重,信息多盗用其他院校官网,有的网站信息甚至有不少错别字。第三,我国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域名后缀一般是“.edu.cn”,而虚假大学网址则为五花八门的“.com”“.org”“.net.cn”“.com.cn”等,同时网站都未备案,服务器多在境外。
教育专家认为,鉴别虚假网站,首先要看该校是否在教育部当年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没有的话,一般都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或民办助学培训机构,或者就是涉嫌招生诈骗的虚假大学;第二,考生从高考报名、查分、填报志愿到录取查询,都要认定自己所在省级教育招考部门唯一的官方网站;第三,开学报到缴纳学杂费时,先看学校财务处是否开具正式发票,即当地省级财政部门开具的行政事业发票或税务发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4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