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永群 本报驻英国记者 黄培昭
第八届欧洲议会选举之后的首次欧盟峰会日前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反思选举结果,检讨失利原因,寻求应对措施,成为本次峰会的主要内容。
此次选举的一大结果,是欧洲右翼党派势力增强,反欧声浪高涨,从而可能使未来欧洲的成色板块和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元区经济发展等构成严重掣肘。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以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为分水岭,欧盟宏观经济及经济政策随之也可能遭到削弱和打击,并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风险。
在获胜的右翼党派中,以“反欧盟、反欧元、反移民”为政治纲领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以及英国主张“反对外来移民、坚决脱离欧盟”的独立党等,分别成为各自国家的最大赢家。以“排欧、反移民”为主要宗旨的奥地利自由党,也拿到了可观的选票。目前,这些党派正谋求打造新党团,结成“统一战线”,威胁欧盟未来决策。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峰会致辞说,“尽管每个国家的选情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选民向我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法国总统奥朗德说,选举失利不仅仅是对法国的创伤,也是对欧盟的打击。他表示将在国内推进改革,同时也希望欧盟改变方针,把重点放在欧盟的成长、就业与投资上,而非财政紧缩政策。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卡伦·勒纽对本报记者说,“此次选举传递出的强烈信号就是:选民对欧盟不信任,对经济下滑害怕。”
总部位于巴黎的欧盟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卡萨里尼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能够维持执政地位,法国政府将被迫调整政策,响应选民的呼声。”对奥朗德而言,其未来目标是2017年的总统选举。3年后,能否带领执政党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对奥朗德不啻是一个重大考验。
欧洲知名智库“欧洲之友”政策研究部主任莎达·伊斯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峰会还是让人很难看到欧盟变革的决心,更多的是抱怨和争吵。“欧盟领导人现在需要尽快决定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从而能够带领欧盟实施新的纲领。”她说,现在欧盟还在浪费时间,变革是困难而痛苦的,但一味回避不是办法。
(本报布鲁塞尔、巴黎、伦敦6月1日电)
>> 点 评
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未来5年,欧洲政党政治很可能形成极端政党与主流政党对垒的新局面。不过总体来看,极端政党还是很难撼动主流政党执政的总体格局。这有三点原因:一是极端政党内部非常不团结,矛盾和分歧相当明显,政策主张差异很大,很难调和;二是极端政党这些非主流政党进入欧洲机构,或者是在其国内成为联合执政党后,它们必然会受到欧洲政治既有制度和观念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体制化”,另外,它们也没有丰富的执政经验,难以提出建设性的政策主张;三是此次大选改变了中右和中左两大主流政党相互竞争的格局,这次它们有了共同的“对手”,这会促使它们进一步联合起来。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0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