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道班咋成了免费旅馆(民生·民声)
鲍 丹
●具有探险性质的旅游正在兴起。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同时,也应明确保障救助的规则和费用分担机制。规则明确,旅游才更靠谱
早就听说“天下第一道班”,因位于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231米,常年缺氧,工作条件恶劣,被誉为世界上最艰苦的道路养护队之一。前不久去采访,却吓一跳,这个只有19人的道班驻地,居然住了50多名过路的游客,不是骑行的就是自驾游的。前前后后几排砖房都住满了,院子里停放着各种汽车、自行车,俨然一个高山旅馆。
青藏线风光雄浑壮丽,世界闻名,吸引众多游客不足为奇,但道班变成旅馆就有些奇怪了。原来,在许多骑行论坛、自驾游论坛中,“天下第一道班”早就是青藏线的固定落脚点、获取保障点。公路道班历来有扶危助困的传统,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的“天下第一道班”更是如此。对于求援的过路人,道班一向免费管吃管住、管水管电,对于身体不适的人还管吸氧、提供简单药品。
不过,少有人知道道班的苦衷。从前过路人少,顶多是在风雪天救助过路司机。如今自驾游兴起,夏季游客络绎不绝,小小道班逐渐人满为患。随之而激增的物资消耗,更令只有道路养护功能的道班不堪重负。氧气3000元一罐,要从安多县城运来,游客每两周就要消耗一罐;食物、水、药品都来自养路工人的物资配给。更让道班无奈的是,对外不能有一点怨言。游客的理由似乎非常充足: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稍有不慎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道班难道不应该无条件提供一切便利吗?道班作为财政供养单位,在此地被视为政府的代表,难道政府不应该无偿地给予公民援助吗?
出现这样的尴尬,折射出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还很不足,未能跟上游客的需求。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前往西部的自驾游、徒步、骑行越来越多。风光在险峰,危险也在险峰,而西部恰恰公共服务资金和资源都相对匮乏。一些已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的地方,却缺少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也无力组织、维持相应的救援机构。其实,公众的旅游兴趣正在转移,过去认为没什么好开发的地方现在可能价值巨大。假如地理位置适合落脚,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大可多方引进资本、进行旅游设施开发建设,实行有偿服务,这样既可以保障服务质量,也能令保障机构可持续运行。
另一方面,具有探险性质的旅游,其保障和救助,也应明确相关规则和费用分担机制。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自驾游、徒步游和骑行起步较晚,游客的户外生存技能普遍不高。缺少必要的准备就前往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危险系数肯定不小,随之而来的保障需求以及救助需求必然陡然增加。什么样的帮助应是无条件的给予,有必要划定比较明确的界线。救助生命是无条件的,但是救助和保障所产生的费用不宜完全成为免费的“午餐”。在许多国家,对于探险旅游所可能出现的救援保障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则明确了,有限的保障资源才能避免成为不吃白不吃的“大锅饭”而低效消耗,道班变免费旅馆的尴尬才能真正化解。相应地也能提醒游客,做好准备旅行才更靠谱!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9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