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劣质煤进口潮,有人惊呼“洋垃圾”,主张限制甚至禁止;有人认为“狼来了”,有助煤炭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鲍 丹
核心阅读
●过去三四年间,我国褐煤(劣质煤的代表煤种)年进口量增长9倍以上
●是否限制劣质煤进口,涉及煤炭供给、发电成本、环保监管等多方面,关乎能源市场机制建设,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低热、高灰、高硫的劣质煤进口量却突飞猛进。过去三四年间,我国褐煤(劣质煤的代表煤种)年进口量增长9倍以上。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口煤炭1.35亿吨,同比下降0.9%,但进口褐煤依然同比增长17.3%。在目前的进口煤中,进口褐煤比重已经达到20%左右,个别沿海省份的口岸,褐煤甚至跃升为最主要进口煤种。
面对汹涌而来的劣质煤进口潮,有人惊呼“洋垃圾”,因为劣质煤能效低、污染大,主张严格限制甚至禁止进口;有人却认为是“狼来了”,是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正常现象,有助于国内煤炭市场机制的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优化,应当鼓励进口。
劣质煤进口为何猛增?到底该不该限制?对于以煤为主体能源的中国来说,进口煤到底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为何进口这么多劣质煤?
进口“零关税”、环保监管不严等因素,共同引发“进口潮”,电厂认为是正常市场现象
价格差是此轮煤炭“进口潮”出现的导火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总体疲软,国际煤炭需求萎缩,国际煤价下跌。而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反弹,国内能源供应重新绷紧,煤价上涨,家门口的煤比漂洋过海的煤还贵。特别是在东南沿海,燃煤电厂重新陷入“煤荒”,即便拿到了国内的煤炭采购合同,合同的兑现率也不高,毁约、爽约屡见不鲜。
缺煤的国内电厂与低价进口煤一拍即合。2009年我国进口煤炭1.25亿吨,比2008年增长211.9%,我国快速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到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
长期的进口煤“零关税”政策,也是这股进口煤热潮能持续至今的重要因素。前一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缓解国内能源紧张局面,我国对煤炭进口实施“零关税”政策。即便2013年8月30日,海关总署取消进口褐煤的“零关税”,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但我国进口褐煤绝大多数来自东盟国家,依然可以套用我国对东盟进口的“零关税”政策。
国内环保监管不严,最终触发大量进口劣质煤涌入国内市场。煤炭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进口劣质煤多被电厂当作配煤使用,虽然燃煤污染排放会增多,但燃煤成本能够大幅降低。在刚刚过去的煤炭“黄金十年”中,国内燃煤电厂长期亏损,控成本压力巨大。钻环保的空子,使用劣质煤,成为燃煤电厂夹缝求生的生存方式之一。这种需求不仅广泛存在于东南沿海,甚至连满洲里这样的陆路口岸也出现了褐煤进口。
其实,被电厂看中的不只是进口劣质煤,还有国产劣质煤。在东北市场,就有大量来自蒙东的低价褐煤充斥市场,大大挤压了当地老牌煤企的生存空间。
“用不用劣质煤,是用进口劣质煤,还是用国产劣质煤,完全取决于电厂对煤价和运价的综合比对,从这个角度讲,劣质煤进口潮完全符合市场规律。”一位燃煤电厂采购负责人说。
煤企“主限”仅因利益保护?
国内煤炭供大于求、对煤炭误读增多、大气污染加剧的背后,都有进口劣质煤的身影
进口劣质煤价格低廉,供应稳定,备受东南沿海燃煤电厂青睐。但大量进口劣质煤的涌入,带来的变化远不只是“煤多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虽然相对于30多亿吨的煤炭消费总量来说,3亿多吨的进口量并不算大,但进口煤对国内煤价特别是能源紧张的东南沿海煤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利空拉动,拉低煤价。不仅如此,同等热值下,劣质煤杂质多、运输成本高,燃烧不完全,能效低、污染大,是名符其实的“脏能源”,为煤炭行业抹了黑。因此,多数煤炭企业主张限制甚至禁止劣质煤进口。
随着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加剧、环保紧箍咒的加强,煤、电双方在是否限制劣质煤进口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产生激烈争论。争论甚至一度影响政策层面。2013年5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对进口商品煤的热值、灰分、含硫量作出了明确限制。但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分歧巨大,一年过去了,该《办法》仍未正式出台。
2013年8月30日起,海关总署还取消了进口褐煤的“零关税”,虽然其实际效果被东盟相关协议抵消,但业内普遍认为其释放的政策信号十分明显。
但也有观点认为,国内也有劣质煤,如果单纯限制劣质煤进口,相当于为国内劣质煤“腾位子”。这种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大气污染治理,也不利于煤炭企业练内功。当前,中国煤企在科技、设备、管理等方面比不上发达国家,在开采成本、人工成本方面又比不上欠发达国家,如果此轮危机中不能淘汰一批、做强一批,中国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是否限制劣质煤进口,涉及煤炭供给、发电成本、环保监管等多方面,关乎煤炭清洁利用、大气污染治理、能源市场机制建设、行业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矛盾空前复杂、影响空前深远,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说。
煤炭进口政策何去何从?
在环保标准面前应当一视同仁,仍然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出台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硫分高于0.6%、灰分高于15%的劣质煤炭,不论进口、国产。
资源利用,不能唯“出身论”。梁嘉琨认为,我国煤炭储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储量却很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煤炭资源不可再生,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优质煤炭进口,是中国煤炭工业谋求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
“在环保标准面前,国内资源、国外资源应当一视同仁。要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推动大气环境治理,治本之策是健全和完善商品煤质量标准,加大环保监管力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宏认为,在限制劣质煤方面,要通过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既限制其进口,也限制国内劣质煤的开采和使用范围,“要让煤炭生产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清洁的商品煤,要让煤炭消费企业主动采用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
劣质煤作为资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垃圾,重要的是如何让劣质煤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张宏介绍,近年来,我国褐煤产量逐年增加,如何发挥褐煤变质程度低、化学活性高的特点,通过褐煤提质、低温干馏等技术,实现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非常重要。同时,褐煤具有热值低、灰分高、水分高等特性,不宜长距离运输消费。应借鉴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经验,合理控制褐煤的消费半径,采用先进的超低排放发电技术和煤炭转化技术,发展褐煤坑口电厂、现代煤化工等,实现褐煤就地转化。
“当务之急,应当尽快制定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规范煤炭生产、运输、使用各个环节,从煤炭生产、消费、排放的全生命周期和市场、消费全过程,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张宏说。据了解,作为煤炭大国,我国亟待健全和完善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这折射出我国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上的粗放面貌,亟待改变。”一位资深煤炭专家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4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