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则是绝大多数散户欠缺的,这包括自身的投资毫无专业性,以及缺乏专业性的辅助工具,诸如研究报告等。
事实上,通过资讯终端、专业网站、新闻媒体和券商研究员开设的自媒体,散户可以看到一些研究报告。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如果真正了解当前券商服务基金的过程就会明白,看了这些研报的散户多数情况下反受其害。
悬殊的较量
早在2000年,券商研究便开始推行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公募基金、保险(放心保)资产管理公司,从中获取交易佣金。随着行业主流的机构评奖活动投票方增加了券商资管和私募,这两类机构近年来也成了券商研究所服务的对象。
“券商研究所唯一不服务的就剩下中小散户。而这些为券商贡献了超过八成佣金收入的散户,恰是最需要服务的弱势群体。”中信证券上述人士称。
谈及机构和券商研究所之间的联盟,长江证券研究所相关人士称,研究所就像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谋士。这些机构在股市上打了胜仗,券商研究所则分一杯羹,名利双收。否则不仅没了佣金分仓收入,还要在评奖活动时“挨板子”。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结果显示,为了让服务的机构客户盈利,券商研究早已从仅提供研究报告,转型为提供全方位服务。例如,通过短信提前通知研报观点,通过邮件及时发送上市公司动态,在重要时点召开电话会议,对重点客户进行实地路演。甚至还安排机构客户和上市公司进行沟通,到处打听国家各部委的政策变化等。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所高管称,“这里面有研究员的活,有分析师的活,有类似于记者的活,也有掮客的活”。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行业到上市公司,从公开数据到内幕信息,机构客户往往可以通过券商研究所得以掌握。
“相对这些机构投资者,散户的处境则困难得多。”华泰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人士称,表面上看,散户炒股存在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等各种劣习,根本原因是对宏观、行业和上市公司缺乏了解。
上述华泰证券人士称,正是因为散户对所投上市公司缺乏了解,又没有能力去调研上市公司,才导致股价一旦有波动就盲目地追涨杀跌。相比之下,券商研究员可以随时联系上市公司而获得有用信息,这对机构客户可起到定心丸作用。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散户习惯追涨杀跌、机构能高抛低吸的前提条件。
“免费午餐”代价不菲
在股市里,普通投资者常常抱怨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一些研报不靠谱。而券商研究所却抱怨散户并不是它们客户,没有权利享受它们的服务。
当前,普通投资者可通过同花顺终端、Wind终端等软件以及媒体报道等渠道获得一些券商研究报告。那么,按照这些研报来指导股票投资,能够提高胜算,或者能够战胜机构投资者吗?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所所长说,有三个方面原因决定了散户可能反受其害:
一是,券商发布的重要研报一般不会外泄,至少不会第一时间泄露。非付费客户当天就可以获得的研报质量一般较差。
二是,作为非付费客户——散户获得的研报时间往往晚于机构,这就存在散户为机构投资者抬轿的可能。甚至在发布研报之前,券商有可能已通过短信、邮件或者电话会议将研报内容告知了付费的机构客户。也不排除一些研究所故意隔天向外界泄露研报内容,以扩大研报的影响力。
三是,券商发布一份研报后,通常会持续跟踪相关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研报观点。若遇到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波动,还得主动向机构解释其中原因。而散户获得的研报内容一般是静态的和零散的,一旦股价大幅波动,又无法获得最新的研报内容,恐惧心理会让散户再次追涨杀跌。
此外,业内人士还称,散户即便第一时间获得优质研报,也不一定能看懂。而机构往往有专门的买方研究,会对研究报告内容进行甄别。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曾表示,尽管卖方分析师的报告既非无字天书,也不是河洛甲骨,但价值和含金量也需要用专业的眼光来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