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初步确定的汉代铜镜的正面,工作人员食指所指的位置,看上去像是一只鸟。
一名村民正指着古墓的底部为记者介绍。
9月16日上午,周村区王村镇东铺村一个正在建设的大棚内,一辆挖掘机在挖地基时,突然挖出一面“圆盘”及一个小型墓地。这面“圆盘”被一名村民带回了家,后被派出所民警追回。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面“圆盘”为汉代铜镜,而古墓的主人身份目前难以判断。
挖地基挖出“圆盘”
16日8:15许,在周村区王村镇东铺村村北的地头,有几个正在建设的塑料大棚,一名中年男子开着挖掘机在大棚内挖地基,几名雇来的工人在搭建大棚。此外,还有一名村内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
据了解,为了使得塑料大棚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在建设前必须向地下挖一米多深的地基。正在大家忙活时,突然,开挖掘机的中年男子觉得挖掘的土没有之前的土好挖,就从车上下来查看。结果,他看到挖掘机挖过的土里有些青砖,好像还有些骨头。现场的工人们都围过去看,“几个人把挖掘机挖过的土扒了扒,发现了一个圆形的盘子。”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紧接着,现场的工人们在圆形盘子的四周位置开挖,除了有些骨头和青砖外,没有发现别的东西。
“圆盘”被村民带回家
“我们正在围着盘子谈论时,村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赶紧去地里干活。”据一名工人说,他们就赶紧回到地里,之后只看见一辆黑色轿车来到过现场。
曾有一名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圆盘被开着黑色轿车的中年男子买走了,花了2000元钱。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现场后,据东铺村的党支部书记孟书记介绍,“圆盘”没有被村民卖掉,而是被开挖掘机的那名中年男子私自带回家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该村村北有4个正在建设的塑料大棚。据记者了解,这些大棚是市里的一个扶贫工程,大棚的建设都是由村委来负责。
记者跟随现场的一名男子来到从南边数第二个大棚的东南角,看到了一个东西方向长三十厘米,南北方向长1.5米的墓。墓几乎裸露在外,四周都有明显的挖掘痕迹,看上去破坏程度比较严重。古墓的前后方还有些青砖,仔细一看,墓的南侧能看出是头部的形状,北侧是脚部的形状。
在现场的四周,土里也能看出有些破碎的青砖,还有些已经断裂白色发黄的骨头,断裂的横截面颜色非常白。
记者看到,离墓三四米外,还放着挖掘机挖出的一堆青砖。据记者了解,从发现了墓之后,该位置便停止了施工。
民警追回“圆盘”
今天12:40许,东铺村的孟书记说,“中午刚刚陪同民警去了那名村民家中,他已经将‘圆盘’交出了。”据孟书记介绍,听到挖掘机挖出墓的消息后,他先是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查看墓,并通过询问后得知了“圆盘”的下落,立即与民警来到村民家中。
随后,王村派出所的民警立即向上级汇报,2名民警将“圆盘”放到所里的保险箱。“我们也不能断定‘圆盘’究竟是什么东西,更不能断定是什么年代的。我们只能联系文物部门来鉴定。”王村派出所的蔡警官说。
文物局初步判断“圆盘”为汉代铜镜
15:00许,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与周村区文物管理所的4名工作人员来到古墓所在地。
据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区域并不位于淄博市几大古墓群的范围之内,并且之前也并没有发现过有古墓。据村内年纪较大的村民介绍,记忆中并不知道这里有墓群。
工作人员在现场经过一番查看,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据工作人员猜测,这个古墓有些历史了,像是一个成年人的古墓。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王村派出所。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个报纸包裹的物品进入办公室内,当工作人员拆开包裹在外面的报纸后,一个圆形的盘子展现出来。记者看到,它的直径有十几厘米,正面有些花纹与图形,上面满是铜锈。圆盘的背面与正面相比,比较光滑,有些像是大理石的纹理。
经过工作人员十几分钟的讨论,初步断定该物品为汉代铜镜,距今约有2000年左右。据介绍,这面铜镜直径为14.7厘米,镜面圆形,圆形钮座,镜面有鸟兽纹,分布六乳钉,边缘带有一圈文字,但现场无法辨认出文字内容。据工作人员介绍,一般铜镜边缘的文字都是寓意吉祥的祝福语。
文物鉴定完毕后,周村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立即制定了一份文物移交证明书。记者与王村镇东铺村村委、周村区文物管理所共同担任了文物的证明人,将周村公安分局王村派出所收缴的这一枚铜镜,移交给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铜镜在当时比较盛行
据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临淄在战国时期到汉代都是全国几大冶铸中心之一。因此,可以断定当时青铜器在临淄及周边地区比较盛行,从该枚铜镜的做工来判断,这面铜镜并不是纯手工制造,而是通过模具生产的。
此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淄博地区内曾出土过古代的铜镜。
工作人员表示,这面铜镜很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用品,但仅从铜镜作为陪葬品这一点,并不能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如果墓主人出身富贵,陪葬品应该不仅仅是一面铜镜,同时,墓主人也不是一般百姓,因为当时家境贫穷的百姓用不上这样的铜镜。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对于淄博市几大古墓区内,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挖地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得到批准后进行。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在开工前,必须要通过文物部门的文物勘探之后方可进行。
文/图 记者 王帅杰 相关链接铜镜两汉时期成百姓日用品 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是战国秦汉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临淄齐故城冶铸遗存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介绍,汉代铜镜的发现数以万计,中国古代铜镜到两汉时期形成第一个发展高峰,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品。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的高度发达是临淄齐故城战国秦汉时期工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宗禾
临淄曾是汉代铜镜铸造中心
今年4月,经过近两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的阚家寨村南一带发掘的遗址,证明是一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古代铜镜铸造作坊遗址。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一个西汉初年的蟠螭纹镜范、西汉前期的草叶纹镜范,以及一块铸件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型铜镜的镜范残块。迄今共发现冶铁遗存、铸铜遗存和窑址等多种文化遗存,挖掘出土镜范残块100多件,这些均证明该铸镜作坊的生产年代是西汉初年到西汉中期。这也有力地证明临淄曾是汉代铜镜铸造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