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魏 平 樱 子
驼背、腰酸背痛、患有颈椎病的人在我们周围很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据调查显示,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困扰我国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正在逐年年轻化,特别盯上了办公室白领、熬夜人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艾华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倡议,大众增加身体活动,合理营养、强健肌肉,保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多
艾华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占国人总人口的7%,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有2.1亿人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数据显示,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髋部骨折病例为23万。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概率超过9%,并有每年增高的趋势。而北京市颈椎病患病人数已突破260万,相当于每10个北京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人患颈椎病。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易骨折,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30%以上,许多患者因此致残。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长年照顾。此外,尚有15%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死亡,因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一年以上者约25%丧失活动能力,存活者也会因残疾致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方式
一般人认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事,但很多调查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的危险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了,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儿童抓起。尤其是近年来,年轻的都市女性中患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乱减肥、节食、怕日晒、少运动都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
艾华表示,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变化、饮食中摄取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缺乏体育锻炼。遗传、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吸烟、酗酒等也是其中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上班族出现骨骼问题,与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艾华说,儿童佝偻病在很多国家已经灭绝,而在我国还依然存在。这和生育期女性节食、减肥、因过度地追求皮肤白嫩而不敢晒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妇女生出的婴儿怎么可能不患佝偻病呢?
艾华强调,肌肉能够对骨骼起到保护作用。人体的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这些肌肉力量减退,支撑身体重量的力量不够,关节负担就会加重,变得不稳定。所以要想关节稳固,就要练好关节周围的肌肉,使其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加肌肉力量的抗阻力运动,能增加年轻人的骨密度,使中老年人延缓骨量丢失,有利于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对于那些不经常运动的人群,可以从简单、强度低的运动做起,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结合,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同时配合包括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肌肉力量,保护骨骼健康。
饮食为骨骼补充营养
提到饮食营养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时,艾华强调,每天坚持喝牛奶、酸奶,适当吃些动物肝脏和富含鱼肝油的食物,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必要措施。维生素D3也很重要,其最好摄入来源是晒太阳,他建议每周最少有2次以上,每次10分钟左右的日照时间。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定期去医院做骨密度的测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有关食物中的磷影响骨骼健康的问题应该怎么认识?艾华表示,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由于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食物中,所以正常的健康人群缺乏磷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并不需要担心食物中的磷会带来健康问题。相关数据显示,100克的牛肉中磷含量172mg、鸡蛋中含176mg、大米中含110mg、豆浆中含30mg、牛奶中含73mg、一罐330ml的汽水中磷含量约为33mg。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磷的成人适宜摄入量是每天700毫克,这相当于21罐330毫升汽水中磷的总量。因此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在钙摄取充足的前提下,适量喝汽水不会损害骨骼,也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微运动”让上班族动起来
发起办公室“微运动”,倡导上班族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有效的身体锻炼,是慢病管理大会发起的又一号召。
艾华表示,加强运动,让体内肌肉强壮起来,不但是预防骨质疏松、颈椎病的最好措施,也是控制体重,预防慢病的必要行为。
原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职业人群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缺乏运动的人群,由此带来的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因此,运动专家倡议以“微运动”形式,帮助上班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有效锻炼。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超过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随之而来的超重和肥胖、骨质疏松等慢病已经成为健康的重大威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指出,除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外,“吃”和“动”不平衡,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等慢病的主要原因。为此,运动医学专家为办公室一族设计了一套既简便又节省空间的“微”型操,建议办公室久坐一族动起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11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