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需要包容国际社会一些共性的、成功的观念和准则,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义利观念和现代国家关系原则
最近出席国际会议强烈感受到外界对中国更加重视,都关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想知道中国会发生什么、将给外界带来什么。最常听到的问题是:中国会怎样影响世界?
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中国的快速成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贸易总额也与美国平分秋色,一些西方政客看中国有蓦然回首的错愕。他们对中国作为发展大国面临的种种困难缺乏了解,长期从意识形态角度挑剔中国的习惯,也使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的政策和艰苦努力。但是,外界正在用期待新兴世界大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关切的核心是,中国将以什么方式去实现自己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又将如何影响世界?大国的利益是流动的,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生产力全球配置需求的上升不断扩展。历史轨迹显示,成长中大国面对的考验和挑战在于,能否使自身利益的延展与世界性趋势,或者说是与大部分国家的利益相辅相成、顺势而行。这道难题曾阻断过多少大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其要义就在于此。讲义是讲道义,讲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利益,甚至有时需要予他人以利、自己取义。这有别于传统大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的旧习,甚至不惜以炮舰推进利益的做法。中国以和平发展的方式走到今天,既是自身理念使然,也是时代条件必然。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需要包容国际社会一些共性的、成功的观念和准则,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义利观念和现代国家关系原则。中国能给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还是会源于自身优势,例如在经济上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机会,在消除贫困和环境治理方面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多借鉴。当然,成长中的大国难免会面临对利益的挑衅和侵犯,且难以用回避的方式求得安宁,需要在挑衅张力的范围内做出明确的行动和表态,从而制止更多挑衅,必要时推进规则的再确认或制订新的共同规则。
随着外界关注的上升,今年中国人可能会听到更多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观点和疑问。我们需要倾听,也需要提高增进国际了解的能力,更多地去宣介自己的意图和道理,减少成长过程中与世界融合的阻力。
(作者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国英绘图)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