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论坛:干部如何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些事非“亲自”不可

2013-11-06 17:10 来源:人民日报

时下,有的领导干部遇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被人指为“局长干了科长的活儿”;有的领导干部则信奉“无为而治”,遇事当起了甩手掌柜,被指为“供在庙堂的泥菩萨”。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这里的关键就是,既要懂得什么事不必“亲自”做,也要懂得有些事非“亲自”不可。

  调查研究是一门基本功,领导干部不仅要“亲自”做,还必须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下功夫做好。领导干部无论经验多么丰富,无论信息手段多么先进,感受实践、联系群众是别人和信息手段代替不了的。“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有深入扎实调查研究,才能听到“原生态”的声音,掌握不曾过滤的实情,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才能“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察于未萌,止于未发”;才能真切体察群众的情绪,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在改进作风上做好表率。

  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领导干部不仅要放下身段细心了解,还要扑下身子亲力亲为。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领导者,绝不会回避和掩饰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是让“问题意识”萦绕心间,围绕解决问题动脑筋、想方法、搞谋划。特别是一些难点、棘手问题,更需要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既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又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攻坚克难,以难点问题的突破打开工作新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些事看起来并非“十万火急”,也并非“一日之功”能够奏效,但事关基础和长远,具有奠基石作用,更需要认真对待,不敢懈怠。读书学习当属此类。在学习上不拿出一番“挤劲”和“钻劲”,一味图省事、走捷径,“内事不决百度一下,外事不解谷歌一番”,甚至让人代学、代写、代考,终究吃亏的是自己。因为荒于学习者是不可能与成功为伍的。

  一位省委书记在驻村调研期间,与农民一起下地栽红薯,他栽的那垅红薯结得又大又好,得到一位老农的称赞。他动情地说:“当时就有一种受到农民夸奖的快意。”一个省委书记不可谓不忙,与农民同劳动这样的事,本可让人代替,他却“亲自”去干,并且劳有所获,以得到老农夸奖为快意。在这里,“亲自”就成为一种典型示范,成为一种联系群众的方式。这类“亲自”看似事小,实则蕴含做好群众工作的“真经”,体现出“亲自”的价值和魅力。

  当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许多事用不着事必躬亲。对于哪些事该“亲自”,哪些事不该“亲自”,关键是心中有数,行之有度。对于那些事关全局、事关基础、事关作风和形象的问题,领导干部应当既要讲宏观,又要讲微观、讲具体,并且要“亲自”践行,作出示范,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全局工作的进展;而对于一些应酬性、事务性的工作,则大可不必“亲自”去做,还应能少则少,能简则简,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必须“亲自”去做的事。

  当年,邓小平同志批评一些犯官僚主义错误的同志,说他们中有些也是很努力的,却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今天,面对复杂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领导干部尤其要懂得“亲自”的学问。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0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