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日前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指出,“苍蝇”的危害在于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不良作风和滥用公权将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从而直接损坏政府形象;比起“老虎”,“苍蝇”数量大,传播病菌范围广,其危害面更广、更深。“拍苍蝇”贵在坚持。(《京华时报》8月20日)
到底是“老虎”危害大,还是“苍蝇”危害大,此前舆论和相关研究报告对此很少涉及。因此,当“苍蝇”危害甚于“老虎”的结论披露出来后,引起网友热议。直观来看,这种逻辑推演和结论,似乎并无不妥。但细忖之下,就会发现“苍蝇”有“苍蝇”的恶,“老虎”有“老虎”的害,二者在一定的观察坐标下不存在谁的危害更大,而是各有其危害。
从对政府部门形象的损坏来看,“苍蝇”的确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不良作风和滥用公权直接造成极坏影响。问题在于,民众在看惯了眼前“苍蝇”的蝇营狗苟与为非作歹之后,多会对更高层的权力框架抱有希望。加之在公共信息平台上,“老虎”在落马前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比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落马前还在签署国际合作协议,所以,“老虎”一旦现出原形,将在民众中产生颠覆性的认知影响,这对公权力形象的损坏,要远超过“苍蝇”的危害。
更何况,“老虎”现形后,往往牵出一箩筐问题,从刘志军到刘铁男,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滥用职权、包养情妇……对照其落马前公开露面的正面形象,以及符合公平正义的讲话发言,会让民众曾经的认识大跌眼镜,开始想象“老虎”在背后是怎样的声色犬马花天酒地,并且由此产生对政府部门的关联性质疑和臆想。这种危害程度,显然也不是“苍蝇”所能达到的。
从对民众的直接危害来看,一些地方官员贪污受贿,其后续问题是行贿者绞尽脑汁搜刮民脂民膏,以及基层财政对民生改善投入不足,让民众生活因此受累。但一些“老虎”则会左右政策,通过弄权实现利益输送,而所谓政策,往往直接关乎很多人的命运。譬如刘铁男落马前突击审批的产能过剩项目,不知会带来多大负面影响。一个畸形政策,有可能让很多人的命运轨迹发生改变。
所以,不存在“苍蝇”和“老虎”谁比谁危害更大的问题,而是危害面都广、都深。更何况,如同一些网友跟帖的“神回复”:没有“老虎”做后台的“苍蝇”不是好“苍蝇”;“苍蝇”是幼年的“老虎”,“老虎”是成年的“苍蝇”。正如媒体报道,甘肃华亭县原县委书记任增禄受贿991万余元,另有411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同案牵涉到129名华亭县官员;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受贿2000余万元。能说任增禄和毋保良的官职不高,就是“苍蝇”吗?所以,反腐败必须“苍蝇”、“老虎”一起狠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