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针对媒体披露的信息,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回应采访记者:近年严打之下,发案很少,媒体发布数字应先核实真伪。(《法制日报》6月4日)
让我们把目光遥望向过去。1979年5月25日,美国一个叫伊恩的男孩在上学路上失踪,案件被媒体广为报道,家人把他的照片贴在送往每家每户的奶瓶上,期望引起更多关注,最后演变成为全国性的运动。这一天也被定为国际失踪儿童日。美国各界开始探讨儿童被诱拐的问题,也开始抨击政府缺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个真实的“儿童劫”提醒我们,解决儿童拐卖问题曾经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在人类众多情感中,最让人撕心裂肺的就是骨肉离散、痛失爱子。在今天的中国,摄像头已遍布城市、指纹技术日渐成熟、DNA检测已然平常、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但人们抵御和防范这种“灭顶之灾”的唯一办法,还仅仅是在烈日和严寒中,在学校门前,在公园绿地,在孩子学习与嬉戏的每时每刻,精疲力竭的寸步不离与苦苦守护。我们所面对的攻与防、失与得的巨大落差和不对称性,使大量社会成本浪费在对丢失孩子的焦虑和防范中。
不丢孩子,已经成为独生家庭的安全底线,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最低也是最强烈的需求。而相关数字及争议引发的是社会更大的不安与焦虑,同时也在加剧社会人力、物力与时间相乘的巨大耗费和付出。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去核对真伪,中国每年失踪儿童的权威数字到底是多少?找回率又有多少?在我们一次次为传闻中丢失孩子的父母痛心,一回回接到网群中相互传递的求助信息时,公众需要一个权威准确的数字,一个让全社会不再因传言而恐惧担忧的数字。
其实,在儿童被拐卖的问题上,数字真伪的争论仅仅是一个浅显的表象,在质疑这个中国式统计数字的背后,我们的思考与探索应该在冷静、理性、努力求解的轨道上运行。
当孩子因为可以买卖,成为攫取经济利益的商品时,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就不再是监护人的贴身盯人、谨慎防守,而更需要从根本上铲除买卖孩子流转的市场,阻断拐卖儿童的经济效益链条。按市场三要素,市场等于人口与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相累加的总合,那么相应的去用严法重典去遏制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用严厉的专项行动去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那这个市场就会日渐萎缩直至不复存在。
当然,法律健全的完善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偷、拐孩子的犯罪行为苛以重罚,历次的严打和专项解救行动也取得聊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个孩子的丢失拐卖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这实在是一道不能有任何失误率的社会命题。目前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是,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的,不阻碍对其解救的,刑法可以不追究收买人的刑事责任。法律的目的不仅是惩戒还要预防犯罪,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法律程序到内容上完善这一条款,让购买孩子的行为一经产生即为有罪,实现对儿童购买的严厉把控与科学打压,从而达到没有买就没有卖的社会生态,以便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阻断其市场形成的链条。对于有收养需求的家庭,社会可以逐渐健全收养机制,从而把需要收养与需要助养有效结合起来,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辟新的社会路径。
有过惨痛教训的美国,现在每年有80万宗儿童失踪报案,但却鲜有被拐卖案件,因为美国没有人口贩卖市场,而建立网站登载最新失踪人口信息,建立地方、国家、甚至国际失踪人口数据库等举措,也有效防范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孩子是我们的梦想,也是国家的未来。在强调政府信息公开的今天,科学统计与公布中国每年失踪儿童确切数字,即能从宏观上了解这个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又能有效避免媒体的报道误差,从而安抚社会抚慰人心。同时,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去阻断数字背后拐卖儿童的市场链条,让这个数字趋零化,才是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之道,这不仅需要我们从法律制度层面,还着实需要我们从政府责任、社会教育、家庭义务等方方面面来科学决策审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