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德国 >

从智能电网走向超强电网——中德共同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3-12-26 15: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9月底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德国电气工程协会在柏林共同举办了世界智能电网大会,提出了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愿景。在12月初的国家电网报上,刊登了国家电网刘振亚董事长的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到6000字的文章率先提出了比如“能源互联网”等许多超前并且创新的概念。作为一名在新能源与能源转型的先进发展国家德国从事电网调度的电力工作者,看到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之前的中国能做出如此清晰明朗的战略前瞻,欣喜之余忍不住从专业角度做更深入的解读,以促进中德两国在电力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以电为主多网融合

  智能电网的概念从2005年初国外提出至今,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等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和国情理解。但近两年随着通信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前沿的电力科学家们逐渐已经形成共识,所谓智能电网就是指在不断提高电网自动化和设备通信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大比例的可靠接入各种新能源,直至实现对用电需求侧的灵活管理和智能节能的目的。

  “需求顺从生产”是智能电网带给人类的最直接的哲学转变,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而无论是石油、天然气、煤这些传统能源的比重转换,还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这些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包括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分布式能源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突破,都必然会相交于电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中心焦点上。

  假以时日,也许人们会在平板电脑上手指轻划就能把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的陌生人,也或许风和日丽休假时就能通过手机在电力交易市场上追涨杀跌获取利润,而这一切,离不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未来的十年,是国家电网体现创新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十年,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凸显纽带与协调作用的十年。各种新时代的高科技技术将纷纷以智能电网作为载体或者媒介,帮助人们去建设智慧城市和绿色地球。从这个角度出发,刘振亚董事长在今年冬天发表的这篇文章,不仅是高瞻远瞩,更是开宗明义,任重道远的给几十万电力职工指明了方向,希冀电力从业者和各界人士都能真正的从技术、经济、人文、环境等层面综合理解智能电网带给我们的巨大机遇。

  能源转型全民协作

  新能源发电已经超过总发电量25%的德国之所以能取得能源转型的成功并获得世界各国的瞩目,离不开全体德国人的长期支持和对工业生产体系的良好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能源转型绝不只是电力工业圈或者能源产业群自己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各个功能单元都能互相配合统一行动。

  比如新能源发展中难度最大的海上风电,就需要天气、海洋、勘察、深海施工、军事外交等各个部门的齐心协作,涉及到海底电缆、风机设计、直流输电、抗腐蚀材料等多方面科研技术的综合协调,才能获得一步步的发展。

  因此智能电网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必然也意味着电网公司在能源转型这个超大项目中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各环节所必须起到的引领作用,以及因此所必须要获得的全社会的最大理解和支撑。几十年前人们对可能要占掉电力生产半壁江山的三峡工程几多争执,如今再看不过是沧海一粟群山一峰而已,时代已经往前走了很多步。而细心的读者必然会发现,此前公众争议最大的特高压项目、新能源并网这些大帽子,在“能源互联网”这一超大战略面前不过寥寥数语,将来会证明这些其实都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环节,所引发的冲击远不能与能源转型大战略相比。

  这就说明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技术在更新,概念在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要更新。人们应当具备从充斥着专业术语与定文套词的文字里读出含义隽永的创新意图的善意和能力。几年前人们也许根本无法想到,代表着传统工业和保守经营模式的电网公司能在面对大时代机遇时,比那些所谓的新兴数码英雄们率领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们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以无畏的责任感和坚决的包容心去推进能源转型这一走在时代前列的跨界战略,同时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团结凝聚。

  超强电网中国概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擅长的经济发展策略之一,就是不断推出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新概念,去引领、影响、甚至逼迫发展中国家始终保持跟随的队形,以保证自己始终位于高高在上的产业圈上游发号施令。

  比如近两年非常热火的云计算,大数据,也包括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柔性输电等等,了解西方大型跨国公司运作的人就知道,并非说这些概念一定是挂羊头卖狗肉,但由此而引发的文化输出和经济压迫则是必然。不能率先提出影响深远且布局合理的新概念的国家或公司,势必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从智能电网到超强电网,国家电网公司的决策层显然意识到这一趋势,展现出“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对近期涌现的各种新生代技术进行整合,同时非常明确的指出要在特高压、配电网、需求侧管理、电力交易市场这四个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全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概念并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世界500强第七名,电力行业排名第一的大型公司,年运营收入近3000亿美元,拥有数万名顶尖科技技术人才,面临巨大的能源变革和社会转型,理应推出更多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案,不仅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面对全世界人民展现出其国际化发展的决心和价值观,从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为提供解决方案的新型企业。

  放眼全球,欧洲的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美国的过分自由偏倚金融,都阻碍着一个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新型电力能源跨国公司的出现,也很难真正打造出一个高度智能充分互动的超强电网----从smartgrid到supergrid,也许实现起来异常艰难,但从这个冬天里熊熊燃烧的国家电网的伟大愿景里我们不难预测,这个目的在哪里一定要实现,在哪里一定能够实现。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