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德国 >

中德地区间交流与合作的创新模式(下篇)

2013-11-15 09: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四、合作共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德访问交流的一个重要题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更是位居世界前列。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又将有107个城市加入50万人口行列。大城市病带来了诸多问题:住房短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激烈,居民生活幸福指数降低等等。几十年前这种城市病就已经出现在德国鲁尔区,德国许多城市也曾经历过痛苦的转变过程。到了今天,德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97%,但很少受到诸如交通拥堵、高房价、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困扰。根据美世2012年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德国的慕尼黑、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名列前10,最前两名维也纳和苏黎世都是德语区城市,前10名中欧洲的德语大区(DACH: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城市就占了7个。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5月访问德国时指出:德国在城市发展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将十分有益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尤其在社会型城市规划的理念与手段、市民的参与形式、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以及社会生态流程和控制方面有很多值得中国城市借鉴的地方。

  源于过去的教训和今天的成功,德国在智慧城市、城镇化改造领域有着有力的发言权。德国的智慧城市理念不仅仅是信息化、IT化,而是把城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政府、社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资源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中国正面临城市和城镇发展的关键时机,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明确方向,为今后的发展做好设计规划。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最强调,也是最突出的策略就是规划先行。德国代表团此行也汇集了德国智慧城市领域的科研机构、专业公司、典范城市与专家,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德国最知名的研究机构之一,它在智慧城市方向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沿的概念;NH宜居城市集团公司是具有90年经验老道的规划与执行企业,可以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丰富课程;劳恩海姆是德国城市中智慧城市建设的践行者,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方面有着第一手的经验与材料。德国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城市如何将环境气候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更是值得中国合作伙伴城市关注。另外德国与中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在居家和机构养老以及幼儿园设施建设方面德国的一些经验和理念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通过中国行的交流,中国和德国双方城市都认为可以通过城市合作网络更多地共享信息和经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关于德中联(D-ZLincTechnologiesGmbH)

  德中联是一家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区注册、由国际业务管理专才、前政府官员、国际营销和咨询专家、资深业务分析专家、系统开发专家、系统工程师和基于当地的销售专家组成的公司联合体,团队成员精通业务以及中、欧、美不同的语言、文化与商业习惯。顾名思义,具有华人背景的德中联公司十分关注和以促进德国与中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己任,包括地方政府合作、科技合作、商务合作和文化教育合作等。

  德中联是此次德国三市市长与企业代表团访华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中德城市合作网络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中德城市合作网络是一种中国德国城市间的立体合作网络,是多对多的网络合作关系。中国的城市通过合作网络可以对接德国多个城市,享受区域的优势资源,友好城市不再只是一个形式。合作网络内可以交流和交换各自的优势和经验,促成城市间在政府沟通、经济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城市合作可以真正助力城市的发展。以智慧城市为例,中国的城市可以通过合作网络向多个德国城市交流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并且可以联合德国的研究、教育机构与中国城市的研究机构和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中心),将智慧城市作为一项长期的合作课题不断研究与创新,以城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为目标,紧密联系智慧城市研究与城市建设实践,实现产、学、研的共同发展,造福城市居民。

  中德城市合作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网络,我们希望和欢迎德国(将来包括欧盟各国)和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三、四线城市)加入中德城市合作网络。中德城市合作网络创新地:地域上从一对一友好城市向多对多网络城市合作;在合作领域上涉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多方位全覆盖;在合作成效上实现优势互补、共赢互利,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