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谢亚宏
乌克兰政府与乌东部民间武装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于12月9日正式生效。这是今年9月双方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后,在实现和平道路上进行的第二次尝试。
当地时间9日上午10时,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开始实行24小时停火。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发言人雷先科当天在基辅对记者表示,在东部地区参加“反恐行动”的乌克兰军人自9日10时起停止各种武器的射击,遵守停火协议,执行“寂静日”的要求。“寂静日”将持续24小时,此后将根据民间武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延长“寂静日”。
此次停火协议是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调解下实现的,并先后得到冲突双方的确认。欧安组织观察员此前表示,协调小组代表就乌克兰军队撤离东部地区的时间表进行了协商,计划首先停火,随后撤出重型设备,并在21天内沿冲突地带划分缓冲区。
乌政府和民间武装均宣称,双方已实现完全停火,截至记者发稿时,仅有零星地区出现小规模交火。但据俄新社报道,在停火前夜,枪炮声响彻顿涅茨克地区,造成1名居民丧生,另有5人受伤。而原定于9日在明斯克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会议(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也被推迟,目前尚不清楚谈判将何时恢复。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均对此次停火表示欢迎。俄外长拉夫罗夫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乌总统波罗申科信守此前作出的不在乌东部再次进行军事行动的承诺,用实际行动为紧张局势降温,开启乌克兰内部包容性政治对话。
今年9月5日,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曾与乌东部民间武装代表在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随后签署了备忘录,但相关文件均未得到贯彻实施。联合国数据显示,自各方于9月5日签署停火协议后,依然有超过1000人在冲突中丧生。
与此同时,俄乌关系中的另一大症结——天然气问题也已得到解决。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发言人9日表示,俄已从当天开始向乌输送天然气,输送量为每日4350万立方米。此前,在5日晚,乌宣布已向俄支付了第一批冬季供气框架内3.78亿美元预付款。中断近半年的俄对乌天然气供给正式恢复。
此间分析认为,乌克兰危机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未来局势的发展依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阿尔乔姆·佩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乌政府与民间武装再次达成停火协议,但如果冲突双方缺乏互信,相关成果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冲突双方展示诚意,并切实加快和平谈判进程。
(本报莫斯科12月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0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