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俄乌危机解决仍需时日

2014-10-19 08:54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林雪丹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本报驻德国记者 黄发红
 
  10月16日至1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俄罗斯、乌克兰、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以及欧盟高官等举行了会晤。意大利总理伦齐在会后表示,乌克兰问题磋商进程在米兰得以推进,寻求解决方案对俄乌双方以及欧盟和整个国际社会都是有利的。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俄与西方关系虽可能有所缓和,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特列宁指出,当前形势下很难明确判断危机还将持续多久,或是最终结果如何。
 
  米兰会晤期间,俄乌两国领导人终于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使欧洲在寒冬来临前能稍微放松下紧张的神经。据报道,双方就每千立方米385美元的气价、以预付款形式输送天然气和债务偿还日程表达成了一致,但乌拖欠气款的资金来源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会晤后表示,在天然气问题上双方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讨论一些细节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指出,俄方不会在乌拖欠气款的情况下向乌供应天然气。他强调,乌方总计拖欠俄45亿美元的气款,尽管对这一数字各方均无争议,但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俄罗斯是全球原油出口大国,俄罗斯出口的原油中,有84%被欧盟购买,而出口的天然气中则有76%被欧盟购买。有大约1/4的欧盟国家完全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目前,俄罗斯供气量占欧盟需求的1/3,其中一半通过乌克兰过境。
 
  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委员奥廷格近日警告俄罗斯不要把天然气作为“武器”,用以对付乌克兰和欧盟国家。德国“明镜在线”指出,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要超过政府官方的表述。德国政府内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如果俄罗斯停止供气,德国秋冬6个月使用的天然气将短缺230亿立方米,占总量近一半。能源短缺将给德国工业造成巨大损失。
 
  虽然此次俄乌就天然气问题达成一定共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也有所缓和,但分析人士认为,俄乌双方分歧依然很大,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很难从根本上改善。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1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会晤。报道称,双方在法、德两国领导人在场的情况下,就化解两国间危机进行了磋商。波罗申科在会晤后表示,双方达成了三点共识,即履行明斯克协议有关内容、在乌东部的顿涅茨克地区根据乌克兰法律进行地方选举以及天然气合同的主要参数。普京则在与波罗申科会晤后表示,解决乌克兰冲突应当以明斯克协议为准。他指出,遗憾的是目前双方都没有完全履行该协议。
 
  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晤的目的在于支持以谈判而非对抗的形式解决冲突,这已经迈向正确的方向。他认为,对于乌东部居民来说,米兰会晤也有实际层面的意义。尽管停火协议有时遭到破坏,但当地已不再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普什科夫强调,米兰会晤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期待俄乌在一次会晤上解决危机是不现实的。
 
  (本报莫斯科、布鲁塞尔、柏林10月1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