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红 褚国强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一战期间流传的一首华工出洋歌。约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些奔赴异国的华工。
第25届阳光纪录片大会近日在法国拉罗谢尔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此次大会收获颇丰。其中,法国导演卡里姆·胡法伊执导的《一战中的华工》拟于今年11月11日一战胜利纪念日在中国播出。专家指出,奔赴欧洲的一战华工重新回到世人视野中,有助于铭记历史,并推动中欧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踏上异国疆土
华工是在什么背景下远离故乡、踏上异国疆土的呢?
有分析称,20世纪初的中国,国内局面尚未完全稳定,山东问题悬而未决,在国际上处于尴尬的地位,北洋政府需要通过参加一战提升国际地位。
华侨大学讲座教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则从一战时协约国对劳动力的需求方面进行介绍。一战爆发后,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征调上前线,英法等协约国出现人手短缺的局面,急需从国外输入大量劳动力,以维持战争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在这种形势下,协约国同北洋政府签订了招募华工合同。
正是在双方政府“一拍即合”的情况下,从1916年开始,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华工带着些许无奈和期望走出了国门,奔赴异乡作战。
张热拉尔是一战华工张长松的第五个孩子,如今居住在巴黎南郊。张热拉尔在回忆父辈时,没有强调一战华工对法国做出了什么贡献,却对华工们异常艰苦的生活侃侃而谈,称其父“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一战时,其父张长松为了贴补家用,被每天5法郎的高工资吸引,签约5年来到法国,此后从未回过中国,也再没有见到过自己的母亲。
无论前线还是后方,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但凡战争所需,华工几乎无所不往,无所不为。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无休止的劳动、恶劣的战时生活、疫病工伤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时刻威胁或剥夺中国青壮年劳动力的生命。
赠人玫瑰 薪火相传
鲁迅曾说:“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
虽然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华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的主要动机是谋生,但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汗甚至宝贵的生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并通过同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触,打开了中国认识世界的一扇大门。
“一战华工赴欧的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部分,为后来到欧洲寻求革命意识和先进文化的精英人才提供了人脉基础。”庄国土指出。
山东华侨会馆主任安宣东还表示,战后留欧的华工在中欧交流中搭起了新平台,欧洲人民通过他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融合。
吉利埃的父亲是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华工朱桂生。一战来欧后,朱桂生干过面粉厂工人、运送过粮食弹药。战后,朱桂生在拉罗谢尔定居下来。这位老华工以其令人佩服的德行在拉罗谢尔传为佳话。当地市长曾专程到他家拜访,并称赞他“是融入法国社会的一个典范,是拉罗谢尔市市民的骄傲”。
此外,归国华工也为祖国的发展积极努力。曾担任华工译员工作的刁敏谦写道:毫无疑问,这些归国的华工找到了传播他们所信奉的新思想的沃土,各个都充满着新精神。部分华工回国后组织归国华工公会,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会之一。
重回视野 意义重大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一战华工在经历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被遗忘后,逐渐重回视野之中,引起世人的关注。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些奔赴异国战场的华工,图片展览、纪录片公映等纷至沓来。
庄国土对重新建构这段历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第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关注外部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大批中国人到欧洲;第二,涌入欧洲的新移民,需要建构中国人到欧洲的历史,而西方主流社会首先会通过华侨华人了解中国,因此他们对华工史、华工状况越来越感兴趣;第三,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外史学界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段已日渐模糊的历史。
华工在一战的历史重回人们的视野,现实意义重大。
“首先,中国在一战中的贡献得到肯定。虽然没有派军队,但是华工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可能是正式参战国也不及的。”庄国土说,“以前强调欧洲对东方的影响,很少强调东方人到欧洲的影响。华工到欧洲是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宣东进一步指出,在战争时期,中国华工远渡重洋,克服种种困难协助协约国做好战时保障,体现了双方在追求公平正义上的努力。重新重视这段历史,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友谊。从现实方面来讲,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以史为鉴,也许能为生活在欧洲的华侨华人、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04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