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林雪丹
6月28日,中国青年代表团惜别美丽的俄罗斯萨马拉州,伏尔加河国际青年论坛(俄中青年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在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的框架下,两国年轻人于伏尔加河畔共话友谊,畅谈未来,共同度过了难忘的10个日夜。
伏尔加河养育了俄罗斯人民,长江流域孕育出数不清的中华英才。论坛期间,来自长江中上游六省市的150名优秀中国青年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上千名俄罗斯大学生同住帐篷、同吃野餐,从陌生到熟悉,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重庆女孩吴多对这次论坛活动感受颇深。她告诉本报记者,抵达论坛营地的第一天恰逢大雨,帐篷里的床单也被淋湿了。俄罗斯朋友们冒雨为他们更换了新床单,解决了住宿问题,并为中国朋友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大雨还在下着,但我们的心里感到无比晴朗,俄罗斯学生的热情帮我们赶走了所有的疲倦。”吴多回忆道。
论坛期间,两国青年被分为语言文化分营、企业管理分营、科技创新分营、文化艺术分营、体育运动分营等,通过圆桌会议、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外出游览等活动,在交流中加深理解,增进感情。
来自汽车节能减排专业的周泉参加了科技创新分营,就环保、能源利用等问题与俄罗斯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两国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让他有了很多收获。周泉说,大家在交流中许下心愿,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参加企业管理分营的俄罗斯小伙儿阿尔乔姆是经济专业大二学生,专门研习中国经济。他告诉本报记者,这次论坛让他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平时很少有机会跟中国学生长时间交流,这次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的中文水平也明显提高了。”阿尔乔姆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前往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我的理想是毕业后去中国工作,推动俄中贸易发展。”
在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巴比奇看来,俄中青年交流是两国地方交流机制必不可少的内容,此次俄中青年论坛汇聚了俄中两国优秀的年轻人,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共同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将为俄中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2014年和2015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明年中俄青年论坛将在中国举办,将两国青年在伏尔加河畔结下的友谊延续下去。
(本报莫斯科6月2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30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