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戴着帽子和墨镜,一名男子慢步走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犹太博物馆。俯身从一个旅行包里取出一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突击步枪,扫射。这是监控摄像头拍下的惊恐一幕。
布鲁塞尔犹太博物馆5月24日响起的一阵枪声让欧洲人顿时紧张起来。表面看上去非常平静的欧洲,其实暗流潜涌,前往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参加“圣战”的恐怖分子正在潜返欧洲多国,用隐蔽而残暴的手段屠杀无辜的人们。
欧盟反恐总协调员吉尔斯·德·科赫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起暴恐案件已经告破,恐怖分子法国人迈赫迪·奈穆什“是把恐怖带回家的第一个欧洲人”。
比利时反恐专家克洛德·莫尼克对本报记者说,“奈穆什这样的恐怖分子很多因生活失意而酗酒吸毒,对社会有一种疏离感和仇恨,在伊斯兰极端组织的蛊惑下,很容易被发展成恐怖分子。”据科赫夫估计,有2000多名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参加“圣战”,其中有约500人参加了叙利亚的“基地”组织。
不仅在比利时,欧洲国家普遍面临类似问题。挪威国防研究所反恐研究专家托马斯·海格马最近撰文指出,“9·11”恐怖袭击以来,欧洲多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应对大规模暴恐袭击事件上,对于像奈穆什这样单兵作战的暴恐事件缺乏有效应对办法。“每一名‘圣战者’都是一枚定时炸弹。”
欧洲刑警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评估欧洲反恐形势的年度报告也认为,从叙利亚等国回来的极端分子正日益威胁欧洲的安全,欧洲多国把宗教极端主义看作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这种威胁是长期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将面临更多的恐怖袭击。近年来,欧洲“独狼”式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这与欧洲社会思潮、社会心理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有较大关系。欧洲持续多年的债务危机累积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刺激了以反移民、反全球化为主要目标的极右主义的抬头和发展,并深刻影响到民众心理。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对立加剧,为反社会的“独狼”式恐怖分子提供了沃土。
欧洲多国纷纷出台严格规定,预防和打击“圣战者”发动恐怖袭击。法国4月出台新政,吊销一些可疑人员的护照,禁止他们出境;同时驱逐可疑外国居民,防止他们招募当地青年。英国长期致力于防患于未然,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网,捕捉极端思想露头的信息。比利时在29个比较敏感的城镇各指派一位“预防专家”,走访社区,防微杜渐。
由于欧洲国家间边界的开放,加上非洲、中东等地区恐怖主义快速发展,欧洲国家加强联合反恐更为迫切。近日,欧洲9国签署协议,同意共享情报,打击极端主义网站。
张健认为,欧洲联合打击鼓吹恐怖主义的网站是必要的,但还远远不够。恐怖主义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欧洲反恐要转变思路,不仅要消除本地区恐怖分子滋生的土壤,还应在非洲、中东等地推行更符合当地实际的外交政策。更重要的是,还应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联合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反恐。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欧洲的恐怖主义问题。
(本报布鲁塞尔6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6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