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旅游 >

门票免费是回归旅游本质

2014-10-16 08: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门票免费是回归旅游本质(旅游漫笔)
    金 准
 
  近年来,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两组价格,一组是食品价格,另一组便是景区门票价格。它常成为热点新闻,起起落落格外牵动人心。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组商品都和现代公民的基本需求直接相关,价格一涨,无数人都会感受到价格的压力,一些人甚至会被排斥在门槛以外,或望游兴叹。对于普通的商品,价格是一个浮标,一头是买,一头是卖;而对于如食品、景区门票这样的商品,价格是一道门槛,一头是有,一头是无。如此,其价格变动才格外令人关注。
 
  近年的景区价格波动不再是单向的,既有高举涨价牌的景区,也有打出免费牌的景区。例如今年的三峡大坝免费,就是一种更多地让利于公民,更多地回归旅游的事业本质的积极探索。其社会效应,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我们关注三峡的免费,不仅仅关注百姓获得的利益,放置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更关心起步于事业的中国旅游业,会否实现从事业到产业,再回归到事业的螺旋式上升。部分景区的免票,会否是对旅游需求越来越成为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一种方式的呼应,会否成为一种国家越来越重视其公民对游历祖国的普遍需求的长期趋势,会否成为中国越来越文明富强的标志,会否令任何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公民面对壮丽河山美丽疆土不再抱憾。
 
  这一切都还需要努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全国所有5A级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为109元,其中,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的占52.9%,只有不到10家的5A景区实行免票政策。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年度人均5A级景区门票支出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从25.44%上升至29.4%。对很多贫困人口而言,若是一个月去一个本省的5A级景区旅游,即使不算交通和住宿费用,都是笔难以承受的开支。再看账本的另一头,中国的景区既有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遗产型景区,还有城市公园、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型景区,更有主题公园、度假村等商业型景区,即使只是将前两类景区养起来,免费向公民开放,对财政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西湖、三峡这样的免费景区,都具有巨大的探索价值。如何在财政并不十分宽裕的前提下,创新免费景区的模式,对于中国旅游业甚至中国整体民生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门票免费的条件下,探索公益和产业平衡之道,是这种探索的核心。今天的中国旅游业,大致探索出了四个“免费”的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建立财政统包的国家公园,第二个方向是用不免费的服务支撑免费的门票,第三个方向是充分利用广告、馈赠、捐款实现免费,第四个方向是建立部分游客为全体游客付费的模式。探索任何一个方向,都需要更多地像三峡这样的先行者,尽可能扩大试验的样本数量。未来的中国旅游事业之路,需要从无数的试验中归结出更多的地方经验、道路和模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16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