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旅游 >

我为文明出境游“支招”:提前告知,事半功倍

2013-08-12 17:08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我为文明出境游“支招”

    近来,我国一些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热点,引发国人反思。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塑造“文明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如何规避出境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实现文明之旅,社会各界纷纷“支招”。

    以身作则,纠正他人

    刚拿到加拿大签证的潘巍说:“尊重都是自己赢得的。作为中国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一如既往地讲文明,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祖国负责。如果出国后看到有中国游客不讲文明,我也会善意地提醒他们注意形象。”

    确实,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很多都是源自国内养成的不良习惯,如果同行的游客或导游可以提醒规劝,游客不自觉出现的陋习就可以得到及时纠正。

    法国国家级翻译讲解员郑叶建议,如果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不妨先观察一下当地人的习惯。比如,西方人在马路上吐痰会先吐到面巾纸上,然后包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他们会把纸暂时放在自己衣袋里。或许中国人还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但是出门在外,就得入乡随俗,如果一意孤行地随地吐痰就会遭人反感。

    对于出境游中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还有人提出,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之中,违反者回国之后要有相应惩罚,同时对今后出境游也要有所限制等等。

  提前告知,事半功倍

    导游、领队是旅游服务的一线员工,肩负着文明旅游宣传员、监督员的责任。厦门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林德荣认为,要实现文明出境游,对于团队出游来说,关键在于旅行社出团前的“游前宣导”,要告知游客如何遵守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习俗,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态度决定行为,细节决定成败。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导游黄晨薇表示,在工作中,她都注意用恰当、得体的方式提醒游客文明出游。比如在等候出入境海关时,逐个提醒保持适当距离;在下榻酒店时,请游客不要大声喧哗;在参观旅游景点时,提醒说明规则规矩等,都产生了良好效果。

  同时,她也指出,导游劝阻不文明行为固然重要,学习了解目的地文明规范、风俗禁忌更重要。当我们的游客像当地人那样待人亲切友好、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时,他们也会收获外国人友善的微笑。

  天津市中国旅行社领队李楠还提出,要有团队意识。结合多年带团经验,他分析,出境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跟游客出境后的不安全感和紧张心理有关。如果培养好游客的团队意识,增强游客之间、游客和领队之间的信任感、依赖感,让大家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就可以有效降低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概率。

  加强引导,完善服务

  部分旅游经营者在服务质量、行前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是出境游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要发挥旅游协会和企业的自律作用,让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把文明旅游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面向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服务和引导责任。

  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张业遂指出,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也与部分媒体不当炒作有关。国内少数媒体在报道角度和分寸上把握不当,不加分析盲目炒作,一些国外媒体别有用心地渲染抹黑,将问题进一步扩大。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媒体应当理性地报道出境游客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分析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化解矛盾的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味地批评鄙视。

  我国每年有数千万人出境旅游,不文明的现象固然有,但展现我国文明风貌的积极正面的典型、感人事例也肯定存在。浙江宁波浙仑海外旅游集团的领队袁野提出,社会各类媒体可以树立正面典型,传递正面能量,让游客在这些正面典型人物身上感受自尊自重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促进文明健康旅游。

  文明出境游,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我们多一份引导和教育,游客多一份自律和自尊,在双脚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谨记“我代表的是中国”,相信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出境旅游的中国人,都将是一张展示中华文明礼仪的闪亮“名片”,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享有尊重。(本报记者 龚 亮 本报通讯员 缪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