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故乡昭苏有着这样的解释:“昭“有光阴的含义,”苏“即万物复苏萌发。昭苏又可含”昭然复苏,重获新生“之意。在去往昭苏的路上,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金灿灿明媚的黄。
天马节·昭苏油菜花
天马节·悠闲的褐牛
在天马节的新闻发布会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秘书长董永昌介绍道,伊犁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低,牧业尤其是特色畜牧业发展很快,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要打造伊犁国际旅游谷,以旅游发展带动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昭苏的夏塔古道,天马文化园等是伊犁国际旅游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犁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新疆天山‘最近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伊犁的喀拉峻-库尔德宁片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素面朝天,还其自然‘的原则。”董永昌说。
在昭苏的夏塔古道、天马文化园以及格登山记功碑、草原石人等景区景点,很少看到人造建筑,没个景区都有一种质朴、天然、纯净的气质。难怪有人总结:昭苏的美,美在自然、美在纯真;美在大气,美在质朴。
格登山因著名的格登山之战闻名。为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1760年乾隆皇帝亲撰“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碑文。格登碑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象征。如今格登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马节·格登记功碑
站在格登山之巅,山风鼓荡中,似乎看到了军旗猎猎,听到了战鼓隆隆、马蹄声声。战场上,伊犁马功不可没。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在伊犁兴办马政,成立马场,培养良驹,以供军用。
“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宝马良驹,谁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夺取政权。随着社会的发展,马逐渐退出了军事战役。如今,马主要应用于运动、休闲、科研等领域。”昭苏县委副书记陈林说。
天马节之乡昭苏是新疆著名的草原牧区之一,自然条件适于群牧养马,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天马之乡”称号,如今,依托大草原和马产业,挖掘草原文化、天马文化、民俗文化,昭苏打出了“牧歌昭苏,天马故乡”的旅游品牌形象。自2009年开始举办的天马旅游节,是昭苏积极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天马节之乡昭苏羊群
天马节之乡昭苏草原
天马节之乡昭苏草原
在新疆众多和马有关的节日中,陈林表示昭苏有信心通过天马节引领全州乃至全疆马产业、马旅游的发展。他的理由有三。其一,全世界马的数量是5000万(匹),其中850万在中国,在中国,有50万分布于伊犁各地,其中的10万在昭苏,马产业在昭苏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二,昭苏一直致力于马的品种改良等科研工作以及马文化研究,中科院将在昭苏设立马文化研究博士后工作站;其三,天马节已升格为自治区级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在全疆全力开展维稳工作的时期举办这样上万人规模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体现了自治区、州政府对天马节的高度重视。
天马节·新疆昭苏毡房
7月1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主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局、昭苏县西域马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彰显伊犁“中国绿谷,塞外江南”、昭苏“牧歌昭苏,天马故乡”旅游形象的2013’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在位于喀尔坎特草原的天马文化园盛大开幕。
以辽阔的草原为舞台、以壮丽的天山雪峰为背景,精彩纷呈的开幕式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节庆期间,超级马术耐力赛等主题活动、毡房评比等专项活动、“飞人”VS“天马”百米大战等创意活动以及伊犁州各县市、重点景区的系列节庆活动,展示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天马文化、民俗文化。
据了解,随着旅游精品建设的推进,天马故乡昭苏已形成五大旅游区:以冰川、森林、高山草原、峡谷风光、古道历史文化、珍稀野生动植物等组成的夏塔大峡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巴拉克苏大草原、天马繁育基地、草原石人等组成的原生态草原马文化风景区;以哈桑边防连、格登碑、波马古城等组成的边境观光游览体验区;以军垦连队、抗震纪念碑、格登碑、夏塔古城组成的边界红色旅游区;以夏塔大峡谷探险穿越为主的户外体育运动旅游区。此外,草原自驾游、写生摄影创作游、户外探险游、边境口岸游等特种旅游线路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天马节·夏塔风景
天马节·昭苏湿地
天马节期间,在洪纳海乡别斯喀拉盖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有身着绚丽民族服装的村民前来参加中心组织的表演活动。村里的特色农家乐有各种有趣的名字,如“麦西来甫小院”、“阿尔祖手工面坊”、“帕如克奶茶店”、“木卡姆农家乐”,令人充满好奇和新鲜感。
天马节·洪纳海乡
在投资指南的旅游影视类招商项目中,有空中花园直升机游、草原野营避暑度假旅游区等近20个项目希望得到合作,其中包括萨尔阔布哈萨克民俗风情园、昭苏县少数民族风俗村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
“昭苏县1.12万平方公里,人口18.8万;而泰州市仅5000平方公里,人口有510多万,比整个伊犁州还要多。人口基数少,人才少,旅游人才更少。”陈林说,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大量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培育旅游人才队伍,也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天马节·洪纳海乡文化
通过天马国际旅游节,打造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将修编调整旅游发展总规和部分详规,重新规划定位,对重点景区的包装、建设,要遵循“素面朝天,还其自然”原则。在昭苏居住着哈、汉、维、蒙等21个民族,展示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也是打造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