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教育 >

促进区校深度融合 武汉洪山:创新筑就“大学之城”

2019-03-05 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促进区校深度融合 助力高质量发展
 
武汉洪山:创新筑就“大学之城”
  洪山区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辖区内共有37所高校和15家科研院所,其中省部属以上高校14所,国家重点学科6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两院院士47名,在校大学生近60万名,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约占全市一半。近年来,洪山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全方位推进区校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仅2018年,区校共建项目就达到27个,涵盖15所大学、科研院所等,签约金额突破1150亿元。建设成果丰硕,发展动力强劲,洪山“大学之城”名片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实施“大学+”战略 区校融合渐入佳境
 
  近年来,洪山区认真落实湖北省、武汉市部署要求,主动求变,做“大学+”文章,谋求大学与城市融合共荣,坚持区校“零边界”,打造包容并蓄的大学之城;坚持创新创业这条主线,打造活力迸发的大学之城;坚持合作双赢,打造共荣共生的大学之城;坚持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之城;坚持产学研、公共服务、人文、党建“四个融合”,打造区校一体的大学之城。
 
  产学研融合开启“双创”新引擎。2018年,洪山区“创新答卷”成绩斐然。融科智谷、烽火创新谷、武汉创意天地等创新园区、31个大学生创业专区、23家孵化器、23家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载体生机勃勃,全区孵化器面积达到92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4000余家;辖区拥有校企产学研平台52个,助推区校合作走向多面、立体、深入;全区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设立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9个,服务校企研发中心35个,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随着武汉理工大学孵化器三期、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地大宝谷大学生创业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更多区校合作项目落地,一个集人才培养、产业孵化、技术转化的完整链条逐渐形成。
 
  创新人才融合构建服务平台。在武汉市提出“大学+”发展模式后,洪山区积极落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近两年来,洪山区累计吸引大学生逾5.7万人留在该区创业就业。在加强校友联络、发展校友经济上,洪山区在北上广深等校友资智集聚地设立人才(校友)服务站,发起成立“武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深圳站”,参与校友资智回汉活动8场,引进签约校友资智项目20个。
 
  打造中央创智区·大学之城核心区
 
  在武汉市明确提出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后,洪山区把大学之城建设纳入核心发展战略,举全区之力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携手,勾勒“环大学创新经济带”的宏图。洪山区将在街道口周边,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央创智区”。根据规划,“中央创智区”是以智力创新为核心、以生态文化为重点、以创新人才为支撑,在校、产、人、城融合发展的智慧经济型城市功能区。
 
  “中央创智区”北至八一路、南及文治街、西到洪山区界、东抵伏虎山,是洪山区大学之城的核心示范区与建设发力点。在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中央创智区”将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打造武汉大学大信息经济圈、武汉理工大学智造经济圈、华中师范大学文创经济圈,形成环高校经济产业带。
 
  未来,拥有五大创客街区的“中央创智区”,将成为创业者的乐土。从促进产学研转化角度出发,“中央创智区”将建立四眼井、工大路、北港、广八路、虎泉等创客街区,青年人足不出街区,就能满足创业就业、居住、购物等多方面需求——创客街区是校城功能互补的特色街区。
 
  “中央创智区”还将对接武汉市金融发展轴,形成街道口—广埠屯科创金融走廊,形成“一条金融走廊、三大高校经济带、五个创客街区”的产业布局。
 
  建设绿色生态慢城·南湖城市副中心
 
  目前,作为大学之城建设的核心抓手,武汉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南湖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阶段成果已经出炉。南湖城市副中心由南湖连通渠、珞狮南路、南环路、李纸路合围而成,占地面积5.56平方公里,是南湖片区的核心区域。新出炉的规划设计,力图打造“田园上的城市副中心”,建成生态慢城。
 
  在空间共享上,南湖城市副中心将建设两条农科城景大道,形成“农科智核”与体验式都市田园带;在设施共享上,文体、会议、培训、医疗等服务设施将共享共用;在环境共享上,将利用片区原有的生态田园特质,打造田园绿道、农科温房、种子之塔等地标建筑与景观场所等。目前,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已进入实操阶段。未来的南湖城市副中心将形成田园与都市交融的独特风貌,成为武汉独有的“田园之城”。
 
  南湖城市副中心将引入“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区域内的雨洪渍水,并引入城市鸟类群落,重塑区域生态系统;南湖城市副中心还将优化公共教育资源布局。
 
  同时,南湖大道等道路将进行快速化改造,搭建“半小时”交通网。未来,通过对外快速连通、内部立体联网、站城高效连接,从南湖到武汉其他城市副中心,只需要半小时。南湖城市副中心将拥有多维立体慢行廊道系统,空中连廊将连接商业、办公、城市公共空间,地面设置慢行系统,围绕轨道站点修建地下步道系统,多措并举改善南湖交通状况。
 
  数据来源: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
 
  洪山区大学之城办公室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