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五大联赛的美洲、非洲球员大放光彩
黑马冷门 欧洲制造(越洋连线)
世界杯成了欧洲“悲”,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传统强队在本届世界杯失意,而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小组赛出线的美洲、非洲球队中不少球员却都效力于五大联赛。正是这些欧洲顶级联赛培养出的非洲、美洲球员,成了淘汰欧洲球队的“元凶”。
精彩的欧洲联赛到底造就了谁?本报前方记者陈晨曦、颜欢和后方记者郑轶就此展开了讨论。
本届世界杯美、非洲球队体现哪些特点
陈晨曦:在阿尔及利亚队以1∶2惜败于德国队的比赛中,北非球队的首发球员全部效力于欧洲联赛,并有一多半是在法国出生或曾在法国各级青年队中效力,这样一支打着欧洲烙印且实力不俗的球队能与德国队一争高下也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是来自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队,还是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队,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球队的整体感很强,而这恰恰是以前非洲和美洲球队所缺少的。这无疑要得益于球员长时间在欧洲的浸淫。相比之下,洪都拉斯队中即兴散乱的美洲烙印还比较明显,而伊朗队依然硬朗有余技术能力不足。其实伊朗、洪都拉斯两队也有一些旅欧国脚并尝试引入“归化”球员,但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两支队伍依然保持着很多本国联赛的特点,和欧洲球队的差异较大。目前,非洲、南美洲与欧洲足球的交流与融合最为密切,中北美洲次之,而亚洲最差,这也许也可以成为亚洲队巴西世界杯战绩不佳的一个原因。
郑轶:对于足球小国来说,欧洲海归球员反哺国家队的作用相当明显。本届世界杯搅局的几匹“黑马”,无不得益于欧洲联赛对本国球员的淬炼。球员效力欧洲联赛,不止有助于技战术水平的跃进,更在于心理和眼界的全面提升。当然,这并不是说拥有欧洲海归,球队战绩肯定能上一个台阶。日本队坐拥史上最多的12名旅欧球员,其中还不乏AC米兰、曼联等豪门球员,韩国队也有9人效力于欧洲联赛。但这些海归派与本土派难以融合,球队战术和定位又盲目自信,最后的结局反倒不如以前。
欧洲联赛对足球走势产生何种影响
颜欢:对某支特定的队伍而言,经过欧洲五大联赛的锻造,球员个人和球队整体技术都得到提升自然是好事。但从球迷的角度而言,足球风格趋同意味着观赏性的降低,风格鲜明时期的激烈视觉享受就少了。现在欧洲的俱乐部集中了全球90%的高水平球员;反之拉美球员到了欧洲,又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队伍彼此越来越像是必然的,但大家也都在取长补短。
陈晨曦:一方面是球员培养的早期化和流程化让球员的特点逐渐趋同,即便是有个性、有特点的球员,也必须要能融入程式化的战术体系之中,球员的分工与定位也就如模具一般逐渐定型。另一方面,教练员的战术理念也在高度统一,智利队主教练桑保利激进的攻势足球踢法已属异类,更多教练接受了相对平稳甚至保守的踢法,这也对球员的选用和球队风格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巴西队主帅斯科拉里曾在欧洲国家队和顶级俱乐部执教,战术理念已经较为欧洲化,他对巴西队的改造趋于保守,工兵型选手也在他手下得到重用。注重攻守平衡、打法严谨朴实、强调跑动逼抢已经是巴西世界杯比赛的主流,至于利弊,只能交予广大球迷评说了。
欧洲俱乐部“外来户”和“本地人”矛盾如何解决
郑轶:当今欧洲顶级联赛的盛景,是靠不断涌入的外籍球员撑起来的。以英超为例,阿森纳、曼城、利物浦等豪门核心都是“外来户”,全英超本土球员比例仅占32%。意甲、西甲等虽没英超那么开放和商业化,但外援数量增多确实挤压了本土人才的成长空间。俱乐部老板不是慈善家,投入巨额资金必定追求成绩当回报,花钱引援远比培养新人来得方便。这次欧洲几大豪门球队组团提前回家,令“限制外援”的呼声又起。欧洲几大联赛中,解决“本地户”和“外来户”矛盾较好的是德甲。德国近年来的青训体系改革以及俱乐部一线队必须有12名本土球员等硬性规定,让各家俱乐部相对愿意培养和起用本土新人。尽管有德甲赋税较高导致外援较少、部分俱乐部财政紧张等客观原因,但从目前德国国家队的人才储备看,确实起到了效果。
颜欢:西班牙选择的方法是“归化”,迭戈·科斯塔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而实际上,归化联赛中的外援,已经成为国家队迅速提升实力、取得成功的公开秘诀。但“足球移民”总不是长久之计,何况球员能否真正融入球队总是未知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2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