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奖“施可丰命题”创意专家评审会纪实
学院奖组委会、《广告人》杂志
2014年5月27日,第12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施可丰命题”创意专家评审会在山东临沂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隆重举行。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先生、总裁徐辑孟先生、副总裁李洪祥先生、翔龙商学院院长王程玉先生、施可丰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解若君女士以及市场副总监孙辉先生以企业评委的身份,从企业品牌、营销需求等角度出发,对数千件参赛作品进行遴选。同时,组委会邀请到了中国著名的策划大师张默闻策划集团董事长张默闻先生、品牌专家广告人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李文龙先生、PLUS Shanghai公司创始人李时先先生以及山东大学李克教授四位专家亲临现场,从行业角度对大学生的创意进行评选。在评审期间,组委会有幸采访到企业评委之一,翔龙商学院院长王程玉先生,听一听他对于品牌建设以及学院奖的真知灼见。
记者:作为施可丰创意专家评审会的评委,首先请您谈谈对于本次评审工作的感受。
王程玉: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次创意专家评审会的评委,本次评审会对我来讲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感受到学院奖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整合了众多大学生的智慧资源,为一些企业提供创意,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提升的机会。
在这次评审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出乎我作为行业人的意料之外的,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学院奖对于企业,对于施可丰的重要意义。我想我们会在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把大学生们的优秀创意应用到实践推广当中去,产生更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参与学院奖,施可丰的品牌建设和对品牌内涵的挖掘有了极大地提升。
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保持科技的创新性和技术的领先性,2014年施可丰有哪些举措?
王程玉:的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个农资品牌,施可丰一直把技术研发作为品牌发展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对土地的污染,解决一些当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减轻农民的负担。
众所周知,近几年随着化肥被广泛地使用,已经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研发的方向,就是要倡导自然之道,回归土地本来的生态平衡状态。我们认真分析了土壤固态结构中的三大类物质:一类是矿质元素,即无机元素;一类是有机物质,即有机质;一类是活的物质,即土壤微生物,继而跳出了氮磷钾“小三元”的圈子,提出了“自然之道大三元 科学施肥新理念”,让土地恢复生态平衡,让作物健康生长,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增产的问题。
在长效技术方面,施可丰已经掌握了国内乃至国际最先进的长效技术,比如稳定性长效技术、包膜控释技术和脲甲醛长效技术等等。我们还掌握了微生态技术,解决土壤板结,生态失衡的问题。正如我们所提出的“大三元”理论所描述的,矿质元素和有机质容易补充,但微生物不好补充,需要相当高端的技术手段,这刚好是施可丰的研究方向之一。
记者:施可丰提出了“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做有魂的农资人” 这样一个农资梦想,这对施可丰未来的品牌建设有哪些帮助呢?
王程玉:施可丰所倡导的“做有魂的农资人”,实际上是在引领这个行业,让所有从事农资行业的人回归他的本位。所谓的“农资魂”就是“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作为农资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不对土地、作物和农民有深深的热爱的话,那么他做的事情就会本末倒置,远离了行业最基本的立足点。“魂”是我们行动的纲领,是心要去的地方,它指导着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如何去起心动念,如何去回归本位。“农资魂“作为施可丰的一种精神,我们正在努力地倡导跟所有的经销商和农民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记者:施可丰“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的理念得到了百万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您觉得这对于施可丰未来的品牌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和意义?
王程玉:在学院奖的巡讲过程中,我们始终倡导“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做有魂的农资人,做有魂的产业人。
当前中国的一个经济主题、文化主题就是中国梦。施可丰也在倡导“中国梦、农资梦、我的梦,施可丰做有魂的农资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信仰。我觉得”农资魂“对大学生的触动应该是很大的,因为它在引发每一个行业中人去寻找这个产业的魂,让这个产业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这一点会触及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和灵魂深处。现在整个的经济环境非常的浮躁,一些掠夺式的、强盗式的开发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非常大的伤害,这是没”魂“的体现。施可丰就是要倡导”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做有魂的农资人“,要让每一个行业从业人员,每一个社会中人,去热爱土地,去关心养育我们的作物和养活我们的农民!(稿源:广告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