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上古舜帝南巡力证广西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2014-01-16 15: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图一、中华文明始祖、珠江文明始祖、梧州文明始祖 ——舜帝。
 
 
图二、上古舜帝南巡 ——屈原、司马迁、黄伟宗、李俊康、曾强、陈侃言、彭志创、吴承华等历代专家学者的舜帝文化学术研究成果。
 
 
图三、本文作者、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白云山神鹿台怀古,纪念中华文明始祖舜帝。肖健说,上古舜帝南巡力证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文明史的古老城市,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上古舜帝南巡力证广西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这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在《远别离》诗中,对 “上古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后,娥皇、女英二妃双双投湘水追随而去的记述。这首《远别离》,是我所考证,中国历史上关于舜帝南巡的最早记载,它所记述的不仅是一段可歌可泣、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透过它,更使我追寻到了那段光芒迸发、千古传诵的梧州文明、珠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发祥的历史踪迹……
 
    云山染绿意,鸳水泛春光!岁次癸巳、大年初一,微风细雨、叶嫩花初,在“大舜隐真之地,达人遁迹之乡”广西梧州,我与谭宏强、吴燮峰等诸位学兄一道,前往白云山怀古追思,纪念中华文明始祖 ——舜帝。正值清晨时分,怀着对文明始祖的无限敬仰之情,我们从白云山正门缓步拾级而上,登临神鹿台、光华亭等舜帝遗迹,肃立在《神鹿台记》、《舜帝南巡纪功碑》前,重读碑记,颂扬文明始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古苍梧儿女对文明始祖的深情追思。据史料记载,舜帝,生活在大约公元前2277年至公元前2178 年之间,姓姚、有虞氏,又称虞舜,又名重华,字都君。是黄帝的九世孙,中华始祖“三皇五帝”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奠基人,中华道德文化的创始人。舜帝,以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天下为公的伟岸胸怀,以德治国、追求国家统一的抱负,选贤任能、清明公正的美德,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人文精神的光辉典范!舜帝,是中华民族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转折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拓珠江流域(以古苍梧为中心),并把珠江流域纳入中国版图的上古圣君,对珠江流域道德文化和生产力发展发挥了初创作用,建立了丰功伟绩,故又是珠江文明始祖、梧州文明始祖!“(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此时此刻,始祖恩、乡土情,在烟雨迷蒙的云山鸳水间交织远荡,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似向世人诉说着梧州4100年文明史的沧桑!
 
      回首过去10多年来,珠江流域的专家学者们,怀着一种强烈的寻根问祖意识和责任情怀,立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对舜帝文化作了不懈的努力研究,中国珠江文化理论的首创者和倡导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先生总主编的《中国珠江文化史》,著名作家李俊康、曾强编著的《岭南古郡 ——青史悠悠话苍梧》,著名作家陈侃言编著的《史识梧州》,梧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编的《舜帝与梧州》,梧州人文丛书编委会组编的《舜帝在梧州》等等,都是研究舜帝文化的权威学术专著和理论研究成果。纵观这大量的作品,对舜帝文化与梧州的历史渊源、流变,均作了深入、系统、细致的论述和科学分析,或确认、或佐证了舜帝南巡,在梧州逝世的史实,对推动中华文化、珠江文化、梧州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彭志创、吴承华等专家学者,更是通过发表论文和新闻报道的方式,大力弘扬舜帝文化,倡导珠江流域沿江各省市旅游合作,推动梧州旅游事业发展!“(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新春伊始,在白云山怀古,纪念中华文明始祖 ——舜帝,可谓意义非凡!
 
     我通过综合历代史料典籍和当代专家学者们的大量观点、论断,不仅理清了舜帝与珠江流域、与梧州的历史渊源,更意识到了“上古舜帝南巡”在中华民族文明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典型意义。我认为,上古舜帝南巡有力地证明了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文明史的古老城市,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梧州,自西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国设苍梧王城,建城至今2100多年,所以,很多人常笼统地认为“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城市”,其实,这种提法不够规范。因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考证,2100年的建城史,仅是梧州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其中一段历史时期,而梧州文明,实际上早在上古舜帝时期就已经发祥了,所以说,梧州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年代更久远的舜帝,有4100年以上。这种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与中华民族以“三皇五帝”为开端来确认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是相一致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可以相互对接、印证的,所以,是客观、科学和具有公信力的!
 
     早在2002年,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就率先在《岭南文史》2002年第1期发表题为《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的文章,考证和援引了大量史籍中有关“(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的记载,确认舜帝南巡,在梧州逝世。
 
     黄伟宗教授在《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中指出,据《尚书 舜典》记载:舜在接受尧的禅位后的当年,先后到东、南、西、北方巡察,到达南方的时间是五月,到达南岳后,象到东方祭祀岱宗(即东岳泰山)那样祭祀南岳。即:“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此后,他坚持“五载巡守”,即每隔五年到四方巡守一次,一直到死,可见他到南方的次数是不少的。“他三十岁被尧征召任用,三十年后接替了尧的帝位,五十年后逝世于巡狩南方的途中”。司马迁《史记 本纪第一 五帝》载:“(舜)践帝位二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皇览》曰:“舜冢在零陵营浦县,其山九皆相似,故曰九疑。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礼记》曰:“舜葬苍梧,二妃(即尧之女娥皇、女英)不从。”《山海经》曰:“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皇甫谧曰:“或曰二妃葬衡山。”明代的《梧州府志》载:“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之山。”清代的《苍梧县志》称:“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从也。苍梧于周南越之地,今为郡。”
 
    关于“(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历代专家学者们有众多表述。舜帝“崩于苍梧之野”后,娥皇、女英二妃听到恶耗,双双投湘水而追随舜帝而去,战国时期的屈原在《远别离》诗中记述着:“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东汉王逸在为屈原《离骚》中“朝发轫于苍梧兮”的“苍梧”作注云:“苍梧,舜所葬也。”东汉如淳云:“舜葬九疑。九疑在苍梧冯乘县,故或云舜葬苍梧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东晋王嘉《拾遗记》云:“舜葬苍梧,有群象为之耕,时有鸟,自丹州来,吐气名曰冯宵,能衔土成丘。”唐代杜甫在《送苏四郞知苍梧》和《同诸公登慈恩寺》中立下了:“为谒苍梧庙,看云哭九嶷。”“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的诗句。宋代苏轼《至梧州示子由诗并序》,具体描写了自己参拜舜帝陵的情景:“九嶷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宋代朱熹《虞帝庙碑》云:“舜南巡不返,遂葬苍梧。”宋代李纲《晚泊苍梧有感》云:“常诵苍梧云起愁,那知理棹此间游。……重华一去不复返,怅望九嶷空白头。”宋代陶商翁《咏梧州诗》云:“川流八桂末,地势九疑余。”“苍梧之邦舜游处,九疑七泽皆相连。”明朝严震直、王祐的《苍梧舜庙》就分别有“大舜南巡竟不还,至今遗庙落空山。”“南海苍梧万里遥,重华遗迹在山椒。”的记载。
 
     在历史上,人们为纪念这位远古圣君, 曾在梧州建造过舜帝陵和舜帝庙,唐大历四年,即公元769年,梧州舜帝陵和舜帝庙建成,舜帝庙在梧州大云山 (也称大灵山,今称白云山)南麓的锦鸡岩 (也称金鸡岩),自唐至清,屡经修葺,香火鼎盛。清代的《苍梧县志》清楚地记载着:“舜陵,相传在(苍梧)城东五里许,大云山下锦鸡岩,其地与九嶷相近。”“虞帝庙在大云山麓,锦鸡岩西。城东四里许。久废。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知府吴九龄重建,春秋致祭。”可见,历史上,梧州大云山(白云山)下不仅有舜帝庙,还有舜帝陵的存在,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早已经被毁。
 
    现存于白云山上的两处舜帝南巡遗迹,都蕴含着历史典故,著名学者吴承华在《白云山 ——一座不朽的文物山》中,就对那两处舜帝南巡遗迹作了详细的描述:“进了白云山,沿石阶上行几十米,再从小路拐入松林深处,便到了神鹿台。上面有一座双鹿雕像,细读镶嵌在砖壁上的《神鹿台记》碑刻,一个悲壮的千古传说令人感慨,我不禁向神鹿致敬。相传舜帝南巡时,有双鹿相伴左右,至苍梧之野舜帝不幸病故,‘万民大恸,双鹿尤为悲切,绕山疾驶,啾啾悲鸣,哀哀三日,声闻九天’,后来悲痛欲绝跳下白云山下的桂江逆流而上,‘途遇娥皇、女英二妃,跪报噩耗’,二妃听到噩耗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了她们斑斑点点的泪痕,成了斑竹,被称为湘妃竹,最后,二妃‘投湘水殉帝,双鹿随之’。二妃与舜帝的传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历代诗人。屈原在《九歌》里,以二妃和舜帝塑造‘湘夫人’和‘湘君’的形象。在光华亭内,卧有一高达2米的碑石《舜帝南巡纪功碑》。碑之背面,为舜帝线条石刻像,仁厚睿智,凝重谦和。碑之正面,镌刻300余字的碑文,颂扬舜帝的德行品格人文风范,以及《史记》所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的史实。光华亭的‘光华’两字,取自舜帝《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而‘光华”两字则让我联想到舜帝的名字:舜帝,姓姚,名舜,又名重华。‘光华’寓含把舜帝的高尚精神发扬光大之意。”吴承华也由此而将白云山誉为“梧州市的第一文物山”!
 
    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更是通过《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一文,将舜帝南巡对梧州乃至珠江流域的影响及其意义,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提炼。黄伟宗教授从确立中国珠江文化理论体系整体架构的高度,确认:舜帝 ——是珠江文化始祖!
 
     黄伟宗教授在《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中指出,如果说黄河文化的始祖是黄帝,长江文化的始祖是炎帝,那么,珠江文化的始祖则是舜帝。因为,在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 ——三皇和五帝中,只有虞舜到过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地区,并且在这地区逝世,而又葬于这地区的“苍梧之野”。
 
  《山海经》载:“凶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葬于阴。记林方三百里,在猩猩东,猩知人名,其为兽如豕面人面,在舜葬西。猩猩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曰灌兜也。”从这些记载可见,舜帝当时所巡狩的南方,是很原始的野兽为猖的山林地区。舜帝多次到这带地区巡守,甚至连嫔妃也不愿随从,仍坚持南来,最后葬身于此。这很有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勇气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就是舜帝是珠江文化开山鼻祖的有力史证和最好说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舜帝开始,才有“中国”之名,而且,也由此开始,将珠江流域的南方地区,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属于中华民族聚居地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尚书 舜典》载:“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即分为十二个州管辖地方,疏通河道。又称“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能迩;悖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即是说:任命十二个州长,为四方首领,兢兢业业,安抚百姓,以德服人,蛮夷地区的人也归顺了。同时,对为乱者也以征伐,“分北三苗”, “窜三苗于三危”,好对南岳一带的苗乱亲往征讨,并将三苗迁至“三危”(即今甘肃敦煌一带)。司马迁《史记》云:“尧禅位于舜,大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对这段话,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可见这些话,是指天子、帝都位于四方之中而言,但从其以文德感服蛮夷,以武力征伐三苗,使四方归于一统的做法而言,也是有着将南方归于中国版图、将少数民族并入以华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之意味。
 
     舜帝的划时代贡献,不仅在于开发和统一南方,更重要的是,在“三皇五帝”中,自他开始才有比较明确或自觉的文化意识,去架构职责分明、赏罚严明的雏型国家制度,并且以此意识去开发、统一并管理南方。《尚书》记载,尧命他“宾于四门,四门穆穆。”他继位后,前往尧的太庙和四方诸侯谋划政事,大开明堂四门宣布政教,使四方人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将天下划为十二州,由君长管理,要求诸侯、君长安抚民众,亲近和信任有德善良的人,疏远小人;将伯禹、弃、契、陶、垂、盖、伯夷、夔、龙等人,分工负责平治水土、农事、司徒、刑狱、百工、虞宫、祭祀、音乐、纳言等职务,对他们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罢黜昏庸、提升贤明的宫员。舜帝宣布刑法:“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宫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事。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据《史记》载,舜接位后,“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等法规。从这些记载可见,舜帝的治国方略是鲜明得体的,其文化意识是自觉而明显的。
 
     舜帝继位前后所实践和规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准则,则是更能说明其文化意识及其自觉性。《尚书 舜典》中记载,舜被尧用为接班人,是因为他真诚善义地履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规范,并使人们也能遵守这些规范。司马迁《史记》还记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久有小壕,则受罪,顺事父及母与弟,日以骂谨,匪有懈…… 舜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这些记载,说明舜之所以能继帝位,是与他躬行伦理道德规范分不开的。显然这些规范,是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的。舜帝以此而规范全民之道德,自然也以此规范他亲自开发和统一的南方地带,使这片未受过道德规范熏陶的“南蛮”地区,受到了道德文化的滋润和启蒙。这对于珠江文化地域来说,具有文化开创意义。
 
     从《尚书》记载中还可见,舜接帝位时,命夔管典乐,并提出了发挥文艺教育作用的看法,说典乐可“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中国最早的诗乐理论和宣导盛况。另据《史记》载,舜帝自施行严明的国家管理制度后,天下大治,“十二牧行而九州草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址(交址是古代对南越也即岭南之统称),北发、西戎,析枝,渠瘦,氏,羌,北山戎,发,息慎,乐长,乌夷。四海之内,咸载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段记载,既将舜帝时的中国国土扩大和氏族归顺的盛况作出了详尽描绘,又将舜帝以诗乐辅以道德和文化教育之普及,以及用以歌舞升平的作用和盛况,写得淋漓尽致。这些描写,无论是对诗乐的功能的论述,或者是对以诗乐而明德的作用及盛况的描绘,都是当时文化意识的自觉性和明朗性的体现。尤其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一语,更明确地指出了舜帝在德教上的奠基作用,也证实了舜帝开发和统一南方的进程中,在运用武力和国家法制之力的同时,也是运用德教和诗乐之力的。至今在南方各地,苍梧、乐昌、韶关、英德等地尚有舜乐之传说和古迹,就是明证。而这,也说明舜帝既是中华民族德教与诗乐之开创之祖,也是珠江文化德教与诗乐之祖。
 
     舜帝南巡,给梧州、珠江流域乃至中华大地,留下了深邃的远古回声!我认为,它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
 
     第一,由此可以确认梧州的文明史至少有4100年以上!众所周知,在大约4000至50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三皇五帝”将社会发展从鸿蒙初开的野蛮年代带进了崭新的文明时代,他们被尊称为民族文明的始祖,即人文始祖,所以说,我们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梧州,自西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国设苍梧王城,建城至今2100多年,所以,很多人常笼统地认为“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城市”,其实,这种提法不够规范。因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考证,2100年的建城史,仅是梧州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其中一段历史时期,而梧州文明,实际上早在上古舜帝时期就已经发祥了,所以说,梧州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年代更久远的舜帝,有4100年以上。这种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与中华民族以“三皇五帝”为开端来确认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是相一致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可以相互对接、印证的,所以,是客观、科学和具有公信力的!舜帝,是中华民族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转折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上古“三皇五帝”中,唯一一位到过珠江流域,并将珠江流域合并入中国版图的中华文明始祖,舜帝南巡,理所当然地将中原的文化意识引入了珠江流域,在包括生产技术、奉献精神、治国方略、伦理道德观念准则、德教诗乐等方面,都体现出全面开创的丰功伟绩!舜帝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既然“(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那理所当然,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梧州,就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理所当然,梧州,就是珠江文明和岭南文明的发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有力地证明了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这对提升珠江流域和梧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舜帝南巡,证明了珠江流域历来就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珠江流域在上古时代,同样有着自己的文明始祖,同样有着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相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且全面开创了包括生产技术、奉献精神、治国方略、伦理道德观念准则、德教诗乐等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珠江文明与其它江河流域文明一样,同样经历着相对独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由起源到发展、再到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舜帝南巡,将中原文化意识引入珠江流域,与梧州、与珠江流域人们一道,缔造了光辉灿烂的珠江文明,并使珠江文明与黄帝所创造的黄河文明、炎帝所创造的长江文明产生碰撞、交流与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茫茫九派流中国”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正如黄伟宗教授在《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中所论述:“舜帝开发和统一南方,事实上早于秦始皇、汉武帝开发和统一南方的时间,起码千年以上。这意味着,通常称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才有实际的依据;也意味着,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仅是黄河文化从发祥到兴旺的历史,而且包含着长江、珠江等诸多江河在内的文化史;这些江河文化,也早在“三皇”、“五帝”的开创时代已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的缔造工程;同时也意味着,早在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型期,也即是以舜帝为标志的从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折期,在偌大的中国疆土上的北方、中原与南方的地域文化,或各种氏族、民族的文化,也从冲撞而开始了交流和交融,这就是说,南北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历史篇章,远在舜帝时就揭开了。这也是远比历来史书所写的自秦始皇、汉武帝开始的记载,大大提前的。”又如,著名作家李俊康在《舜帝与苍梧(广信)文化》中所论述:“舜帝因苍梧而伟大,开拓岭南功不可没;苍梧因舜帝而精彩,接受中原文化得风气之先。舜帝是苍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苍梧文化的内涵很深,人文精神很丰富,而且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源文化。”所以说,倡导和弘扬舜帝文化,对提升珠江流域和梧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发展梧州乃至珠江流域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珠江流域专家学者们,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倡导发展舜帝文化的初衷!
 
     第三,有利于深层次地激发起梧州人强烈的寻根问祖意识和责任情怀,使梧州人立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去弘扬舜帝文化!建议,珠江流域和梧州本土文学艺术创作更重视深挖舜帝文化内涵,融入舜帝文化元素,交流学术经验,让文艺作品作为承载中华始祖文化、精英文化的符号;建议梧州重修“舜帝南巡遗址博物馆”,建设舜帝文化旅游景区,以满足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问祖、怀古凭吊的美好心愿;并且,加大与珠江流域沿江各省市的舜帝文化、旅游合作,以大力弘扬梧州文化、珠江文化、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来告慰始祖!
 
     2013年02月初稿,2014年01月完稿,于广西梧州
 
  (主要参考及引用文献:1、黄伟宗,《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2、李俊康、曾强,《岭南古郡 ——青史悠悠话苍梧》;3、吴承华,《白云山 ——一座不朽的文物山》。)
 
   (本文作者肖健,系从事舜帝文化、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珠江文化、梧州文化等领域学术研究的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