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经济 >

天津市宝坻区——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01-17 0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天津市宝坻区——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高质量发展
  稻香渔歌、绿树蓝天、鸟语花香……从宽阔的潮白河到广袤的稻海湿地,从茂密的万亩生态林到花艳果香的万亩桃林,从百花绽放的菊园到瓜果飘香的果园,走进天津市宝坻区,总能感受到水乡美景和田园牧歌。
 
  宝坻区,地处天津北部、北京之东,区域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百万。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点名”的直辖市区,宝坻区着眼于区域发展大局,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心,持续兴水增绿构建“生态绿心”。2018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宝坻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服务业产值占据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挥生态优势 留住美好乡愁
 
  从高空俯瞰,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犹如一条舒展如画的生态景观带,蜿蜒百里贯穿宝坻,水阔千米,鹭鸟翔集,渔舟唱晚,波澜壮观。在宝坻新城城区段,投资5.6亿元的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5.8平方公里,湿地率80.97%,2016年开放后,当年就迎来40余万人次游客光顾。
 
  宝坻是华北地区的“水城”,更是“中国温泉之城”,水域总面积30万亩,地热贮热面积430平方公里,更有40万亩稻田湿地、40个旅游特色村,美若生态明珠,镶嵌在潮白河两岸。
 
  “富水”更要“活水”。2013年,宝坻在天津市率先实施河长制,河湖水体实现全面“挂长”,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5%,坐拥青南万亩生态林和青北自然保护区两大天然氧吧。
 
  近年来,宝坻区严守生态底线,铁腕抓污染防治。借势环保督察解决“顽症痼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分类治理“散乱污”企业769家,完成了12.2万户农村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全年良好以上天气天数比例达到61%。
 
  如今的宝坻,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守着好水、好地、好生态,宝坻人民分享“绿色福利”。
 
  黄庄洼地区利用40万亩稻田,探索出“生态种养业为主导、稻米加工业为提升、休闲观光服务业为拓展”的绿色生产方式,乡亲们转型成了流转有租金、入社有股金、打工有薪金、稻米分配有分成金的“四金”农民。“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发布,宝坻位列其中。
 
  提升城市“颜值” 百姓生活更舒适
 
  中保楼步行街曾经是宝坻新城一条有着20年历史的特色商业街,近年来由于基础设施老旧、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日渐“蓬头垢面”。宝坻区投入资金320余万元,对步行街颜值、功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短短数月,就上演了一场旧貌换新颜的“变形记”。 
 
  近年来,宝坻区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在服务京津两市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上不断发挥更大作用,先后编制了海绵城市、燃气管网等16个专项规划,塑造“留绿”“留白”“留旧”的城市品格。
 
  2018年,宝坻区以“创城创卫”为载体,拆违1062处、4.7万平方米,提升老旧小区7个,改造城区公厕11座,新建城区绿地6万平方米,铺设便道3.1万平方米,提升菜市场4个,完善了16个路段的街景立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新年伊始,宝平街道刘辛庄宿舍、寺西宿舍615户还迁居民收到一份“民生红包”——蝶恋和园还迁小区新房钥匙。2018年底,20个还迁小区顺利入住,1.5万余户群众“出棚住楼”,开启全新生活。
 
  宝坻还不断完善公共配套,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实施了总投资10.7亿元的宝坻新城校舍建设行动,新建2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实施了21条道路工程;改造了6座热源站和10个小区66.9公里供热旧管网、12条道路的供水管网;实施了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了双环水系建设,规划建设了五大公园,打造水系相通、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北国水乡景观。
 
  宝坻区着力提升乡村的“气质”和“颜值”,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愁乡情、村落文化、乡土味道。
 
  漫步在小辛码头村,家家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映衬着青瓦白墙水乡风韵民居的是粗壮的柳树、九河漕运的牌坊、螃蟹垂钓园、水稻文化园、道德文化长廊和了凡纪念广场。
 
  小辛码头旅游村“升级版”改造等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实施,40个特色旅游村提质升级,津侨国际小镇、林亭口绿色建筑特色小镇、八门城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陆续打造,植根于这片土地的袁黄文化、漕运文化、辽金文化、渔耕文化等沉睡百年的特色文化资源被唤醒。
 
  宝坻区新米节、葫芦文化节、八台港桃花节……30多项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宝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均游客接待量近400万人次。
 
  坚持改革创新 培育绿色产业集群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脚点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宝坻区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2019年计划实施“九大攻坚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直接“点名”的直辖市区,京唐、京滨、津承等多条规划建设中的高铁过境并设枢纽站,宝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理想承接地。2018年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中美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创新发展”论坛等5个高端论坛,举办了4次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首次在香港举办了“宝坻日”大型招商活动,全年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662亿元;落地项目39个,落地率60%。
 
  项目来得了,更要接得住、发展得好。2018年,宝坻区开展了“新时代、新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全区上下掀起改革创新的头脑风暴。实施了“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社会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时间、工程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取得开工许可证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3个工作日、26个工作日和80天以内。
 
  今天的宝坻,将着力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求突破,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唐山市等联合打造“京津黄金走廊”。2018年,宝坻区共引进北京项目3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87.4亿元,同时还与北京市六个区签订了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协议。
 
  发展活力在改革创新中得到有力释放。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新地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步入发展快车道,打造高效、开放、创新的“类中关村”生态系统。洛克机械产业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博宇半导体、合众汇能、首信圆方等项目正式动工。
 
  全区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国安盟固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投产已经3个多月。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5亿元。
 
  九园工业园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一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的产业龙头正在宝坻迅速崛起,加速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值超百亿元的高新绿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宝坻区将聚力担当作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数据来源:中共天津市宝坻区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