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平的倒像映在水球中。
照片为新华社发
由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
照片为新华社发
由月球车上的全景相机拍摄的嫦娥三号着陆器。
照片为新华社发
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出征建设泰山站。
照片为新华社发
“80后”女博士唐立梅成为首位乘“蛟龙”号下深海的女科学家。
照片为新华社发
三月 实验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3月1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文,宣布薛其坤院士领衔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在评论文章中表示,中国科学家“证实了期待已久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存在,这是量子霍尔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
凝聚态物理中,量子霍尔效应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分别于1985年和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丹1988年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到我国科学家为这一预言画上完美句号,中间经过了20多年。
量子霍尔反常效应最为美妙的地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处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电子与普通材料中的电子相比,就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互不干扰,高速运行;第二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材料本身就是一个铁磁体,因此不需要任何外加强磁场,就可以让电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专家表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如果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那么将很有可能开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评点
为了寻找和验证这一效应,薛其坤团队整整花了4年时间,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我们测量了1000块样品,前面999块都没有成功。所以我们经历了999次失败都没有放弃,才换得了最后一块的成功。”薛其坤说,“为什么我们能如此坚强?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失败当成失败,而只是把它当成一次难得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
做科学研究和任何其他创新工作,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怕失败,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六月 蛟龙带科学家成功下潜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来自20多家单位的120多名科考队员乘“向阳红09”船在南海蛟龙冷泉区、蛟龙海山区,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采杞海山区,开展了3个航段21个潜次的下潜作业和38个站位的常规调查。
这个航次是“蛟龙”号最久的一次“远征”,实现了“蛟龙”号从海试走向科学应用的跨越,历时110余天。
用于科学目的的“蛟龙”号下潜,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获得了大量有助于揭开深海之谜的素材和样品,并显示出“蛟龙”号初步具备了科学应用的条件,为其真正转入常规化业务运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外,4500米系列的载人潜水器也正在研制之中。
■评点
时隔一年,在去年7000米下潜成功的基础上,“蛟龙”深入南海,远赴太平洋,深度对这条能纵横世界99%海底的中国“蛟龙”来说已不在话下,考验它的,在于能否真正带科学家下潜,为科学服务,这是蛟龙号的使命也是重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首次搭载女科学家下潜……小小2.1米内径的“蛟龙”,却承载着中国深海探险和科学研究的雄心。
这一回为科学下潜, “蛟龙”表现良好,也进一步证明其能力,未来要广泛应用,而且计划邀请别国海洋科学家,共同下潜开展海洋合作研究。在“蛟龙”成功应用的基础上,一系列的“小蛟龙”也正在等待早日下水,驰骋深海,为人类早日揭开深海奥秘而潜。
六月 神舟十号实现应用飞行
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分别于13日和23日,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这次神舟十号在轨飞行15天,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太空飞行。
同时,与此前神一到神九任务以突破关键技术为主要目的的试验性飞行不同,本次神舟十号任务是应用型飞行,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往返运输服务。神十任务期间,还成功完成了绕飞交会试验,验证航天器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为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积累经验。
执行神十任务的飞行员仍然是新老搭配、男女组合,除了完成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日常工作外,他们还合力奉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太空实验课,带领全国的中小学生领略奇妙太空世界。
■评点
从试验飞行到应用飞行,意味着中国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从试运行转到正式开通。对于从不缺少浪漫情怀的中国人来说,腾云驾雾的飞天梦实现之后,寄居天宫的梦想也越来越近:更换地板、更换密封圈,这是中国人在装修太空的“家”;天地同步作息,骑“自行车”,上网看片,双向视频,在另一个漂浮行走的家里我们也能生活自如;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每一次我们对飞向太空之家的路途都更加笃定。更令人期待的是,一堂全程直播的太空实验课会点燃多少孩子的太空梦想?再过几十年,他们可能会建起更多太空家园。更多的中国人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探索宇宙——除了满足瑰丽想象,未来应对饥饿、疾病、污染这些生存大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在飞天途中寻找。
七月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成果发表
经过整整5年攻关,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团队,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获得成功。也就是说,研究人员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就把成年鼠身上已经长成的表皮细胞成功逆转为生命起点的“全能干细胞”。
这一生命科学领域革命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际学术权威杂志《科学》(科学快讯)于美国时间7月18日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体细胞可以回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也就是具有了逆生长的可能。然而,以多莉羊为代表的第一代克隆技术,需要借助卵母细胞来获得干细胞,这样会带来伦理问题,而第二代转基因技术使用病毒诱导,存在着安全的风险。
邓宏魁团队这个新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因的依赖,避免了破坏胚胎或基因突变风险等。这项成果提供了更加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重新赋予成体细胞 “多潜能性”,实现体细胞直接变成胚胎干细胞,这为未来细胞治疗及人造器官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为未来研发人造器官和攻克癌症等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评点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对看上去很美的事物望而却步,要么不相信,要么没自信。邓宏魁团队的成功恰恰证明了看上去很美并非遥不可及。
5年前,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恢复细胞“多潜能性”是国际生物学界的热门话题,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不过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设想。邓宏魁却相信,“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只要我国与国际同步开展研究,一定可以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
最终,通过5年努力,邓宏魁团队将这个美丽的设想最终变成了现实。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需要更多有实力的科学家像他们一样敢于相信,勇于挑战,不怕失败,才能有所突破!
十一月 南极科考队启程前往南极建设泰山站
11月7日,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前往南极,此次南极科考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建立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泰山站。
即将新建的泰山站位于我国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今后不仅将成为我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据悉,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20名泰山站队员,经过一周的艰苦跋涉,于当地时间12月24日晚8时顺利到达预定建站地点,人员和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泰山站工程建设正式展开。按计划,2014年年初,这些队员最终将使泰山站牢固地矗立在1900米厚的南极冰盖之上。
■评点
南极泰山站的建设,将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泰山站是一座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的内陆夏季考察站,它的区域位置十分重要。从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我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西南极乔治王岛,不在南极大陆,中山站是在南极大陆边缘的东南极丘陵地区。昆仑站也是度夏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是南极海拔最高的一座科学考察站。
泰山站的位置正好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中间,可以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同时作为内陆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揭开更多藏在南极内陆深处的科学之谜。
十二月 嫦娥三号成功登月
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展开奔月之旅。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着陆。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12月15日23时35分,巡视器、着陆器顺利完成互拍,图像清晰,“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
此次探月任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创造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几项“首次”: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测月雷达实测月壤厚度和月壳岩石结构;首次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外天体的月基甚低频射电干涉观测等研究;首次进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星震和活动星系核……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全面胜利,至此,中国也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自主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评点
嫦娥落月,玉兔巡月。美丽的神话在这一刻变为现实,“中国创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的足印。
从着陆器到巡视器,到实验设施实验方法,嫦娥三号探测器新研技术和产品比例高达80%,在中国航天器研究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段奔月之旅也因此充满风险和挑战。“登月先锋”勇气可嘉的背后是中国日益精湛和强大的航天科技技术的有力支撑,是无数航天人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和积淀后的“一飞冲天”。
无论从探月工程角度,从中国航天整体发展战略来看,还是从人类深空探测的发展来看,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这次任务,嫦娥三号将获得月球第一手资料,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人类认识月球、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同时,中国高水平的航天科技有利于提升整体科技水平,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十二月 TD—LTE 4G牌照发放
12月4日,备受关注的4G牌照低调发放。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信部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核,于12月4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在TD—LTE牌照发放后,工信部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两种制式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目前,全球已有10个4G商用双模网络。
■评点
对4G的期待,似乎比当年等待3G更猛烈了些。大概是用户尝到了3G的甜头,同时又有太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需求等待着4G的速度和容量来满足。而3G的颇有些不太“给力”,也使用户希望能够赶紧升级,真正享受到移动时代的乐趣。
4G时代的正式出发,在带来预见中的便利和快捷之外,给未来提供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又一次更新乃至换代,信息消费的需求喷涌而来,新的“运载工具”可能会应运而生。无论是产品类型的“运载工具”,还是服务类型的“运载工具”,在4G的催生下,很可能产生新的“工具”形态,从而打破传统互联网延续下来的业界格局,出现新的具有创造力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十二月 中科院、工程院新增选院士104名
12月19日,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
中科院的53名新院士,平均年龄54岁,其中60岁及60岁以下的占85%。公告显示,年龄最小的45岁,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谢毅。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750名。
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51名新院士中,年龄最大的是“蛟龙”号总设计师、77岁的船舶设计制造专家徐芑南,最小的年龄48岁。平均年龄56.9岁,60岁及60岁以下的42人,占82.4%。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07人。
■评点
两院院士队伍的扩大和进一步年轻化,是国家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的体现。院士称号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所能获得的最高终身学术荣誉。
最近几年,本属学术圈内的院士增选,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主要是由于在院士评选过程中,出现了助选、贿选的不良风气,在少数院士身上或者领衔的科研项目中,存在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问题。对社会公众来说,院士很“高”,不端行为太“低”,两者反差太大,令人好奇,也使人不解。
公允的说,大部分院士,称得上“德艺双馨”,学风严谨、为人正直。少数院士身上出现的问题,和院士增选中的少数不良风气,有些是个人主观原因,也有一部分是院士受所在单位之托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建立院士“双退”制度,让“害群之马”退出,让实在难以继续耕耘在科研一线的院士“退休”,防止有些单位“扯虎皮拉大旗”,是院士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