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关注 >

人民日报大家论道: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2013-06-19 10:01 来源:人民网
      编者的话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本期“大家论道”文章,围绕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大家论道)

李君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务实清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是党心和民心所向。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其科学内涵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为民”的根本宗旨。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的这一深刻变化,一方面使党能够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另一方面也使党的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

  与此同时,党的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自从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一大批年轻而且有知识的新党员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党的肌体中来,使党进一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是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和平年代,怎么样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事实上,在党员队伍包括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况。一些人入党前表现很好,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逐渐同党离心离德,甚至违法乱纪走向腐败;一些没有实际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甚至擅长阿谀奉承的人,进入了党的队伍包括干部队伍;这几年还出现了用金钱“买党票”、“买官”等现象,给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尽管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我们今天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是一般地谈论加强或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做法,而首先是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出发,进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使全党更好地树立“为民”意识,努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阐述党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阐明了群众路线的务实本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及其务实本质,就要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以转变作风为前提做好群众工作。过去,我们的干部骑着自行车下基层,戴着草帽进农户,朴素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交流,群众能同干部讲真心话,群众工作富有成效。这几年,我们许多干部小车进小车出,从家门到机关门,同基层群众接触少了。与此同时,一些群众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干部经常上街下乡,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甚至直接到有意见的群众那里谈心,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效果很好。这些情况和经验告诉我们,切实转变作风,做到群众的门走得进、群众的话听得进,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

  以信任为纽带做好群众工作。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许多群众对一些干部缺乏信任。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障碍。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复杂,既有这些地方平时做表面文章,大话空话多,实际上没有落实,失信于民;也有这些地方个别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等等。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地方不仅党委和政府有权威,而且群众遇到问题相信正面引导,群众工作比较好做。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在于我们的广大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做法取信于民,能够真正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分析现阶段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注意到,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大部分不是针对党和政府的,而是针对一些具体做法和事情的。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重点是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要求,群众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

  以制度为保障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项突击性的工作。因此,做好群众工作的可靠保障是健全的制度。过去好的制度还要坚持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应今天新情况的新制度。比如,有的地方长期坚持“民主恳谈会”这样的协商民主形式,把群众工作制度化了。有的地方实行“党员志愿者”制度,及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验面前党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群众路线,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干部自身的道德、品行、操守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群众工作做得不得力,不仅因为有些干部能力不强、方法不对,还因为有些干部人格低下,甚至守不住基本的道德操守,在群众中没有权威性和号召力。抓干部教育,不仅要抓理论学习,还要把干部的理论素养转化为党性、转化为德性。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大道理而缺乏党性、德性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奉者,也不可能成为可靠的群众路线的执行者。

  当前,在干部的道德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一些地方脱离群众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往往同那里有些干部为政不清廉直接相关。因此,应从新的实际出发,把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包括廉政意识教育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干部队伍健康成长,使党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大家论道)

张文雄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首要的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

  坚持人民的地位至上,心中装着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之首来阐释,凸显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就要坚持人民的地位至上,心中装着人民。一是牢记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共产党人、作为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主人和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牢记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着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主流,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使我们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实际状况之上。三是牢记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权力的来源看,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权为民所赋;从权力运行的目的看,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从权力的责任看,党员、干部必须牢记用权受监督。

  坚持人民的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同时又是享有社会财富、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利益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各个方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根本宗旨来坚守。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应在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同时,主动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二是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取向来追求。每个党员、干部的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者部门的利益出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最高价值取向。三是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工作标准来衡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应以有没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衡量标准。

  坚持人民的力量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力量至上,一是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二是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决策和工作的全过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决策前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呼声,保证决策“从群众中来”;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智慧,保证决策体现群众意志和要求;决策后及时“到群众中去”,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并完善决策。三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们党历来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保持和弘扬这种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自觉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自己,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委书记)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大家论道)

方 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群众路线还具有方法论意义,它是党的领导方法和根本工作方法。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群众路线在方法论层面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辩证统一的思想。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经验表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群众路线,靠的就是我们善于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优势。现在,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工作的内容、形式、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握群众所盼所忧,解决群众所需所急。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必须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加以解决。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民主决策。凡属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闭门造车”、“一言堂”,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也难以在群众中得到落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在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的时候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作风是形象,关系到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作风是力量,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作风是保证,关系到党员、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贪污腐败、奢靡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作者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